1 / 3
文档名称:

古代诗歌专题古诗词中的理趣.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诗歌专题古诗词中的理趣.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2/5/12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诗歌专题古诗词中的理趣.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诗歌专题古诗词中的理趣
古代诗歌专题
古诗词中的理趣
结合教研组教案整理修改
韩晓蓉
古诗词中的理趣,主要是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去表现特定的人生哲理或感悟,给人以启
示。 。
一、 【真题回放】
( 2009 湖南卷)阅读下
不慕繁华、自甘淡泊,这是成熟的人生思考。
9.《下第西归》 中古来至宝多横道, 何事荆山泣卞和与 《看叶》 流露出的感情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 6 分)
答案. 《下第西归》的诗句借和氏璧得不到君王认可这一典故,抒发了为自己怀才不遇
而愤慨的思想感情; ( 3 分) 《看叶》写诗人在红紫飘零后携杖独行,到池塘边欣赏绿影扶疏
的韵味,这是诗人对自己失意人生的一种自我安慰和超脱。 ( 3 分)
二、理趣诗一般从写景、咏物、咏史、叙事、议论中,呈现出理趣。
借写景呈现理趣的有:岑参《山房春事》其二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叶
绍翁 《游园不值》 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都超出诗意之外的丰富启示和理性联 想。
借咏物呈现理趣的有:欧阳修《画眉鸟》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一些不
是咏物诗的诗中往往也有借咏物喻含理趣的句子, 如龚自珍 《己亥杂诗》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常常借物抒情,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索。
借咏史呈现理趣。 如咏史诗最便于抒发诗人感兴今古咏叹岁月沧桑的情怀, 怀古吊古今
昔对比抚今追昔引发的思索,如:罗隐《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借叙事呈现理趣。 诗人就事即景, 抒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 常常在对现实人生的感
怀中,呈现出跨时空超越特定情境的理趣意味。如: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类此。
议论与理趣相傍相生。如赵翼的《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
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鉴赏训练】
【例 1】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赏析】风雨总是暂时的, 风浪终归会平息, 青山绿树是永恒的, 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
力终究不可遏止。 (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
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 )
【例2】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 表现了一种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 它提示人们: 不要为一时的困
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 要看到沉舟旁的千帆过, 病树前头的万木春, 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 旧事物的社会发展规律。
【例3】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赏析】 草色是无数小草在一起给人视觉造成冲击而形成的美, 必须远观才能看得见草
的绿,因为有距离,就会出现蒙胧,蒙胧就会产生美感,这首诗告诉我们,观察社会,看待
人事,也有一个远观近看的不同的视角:眼光短浅,心胸狭窄,眼里什么都看不见;眼光放
远,心胸会像海洋般宽阔,人间胜景就会尽收眼底!
【例4】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
丘一壑,此诗用看山作比告诉我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