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逢入京使》[123].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逢入京使》[123].docx

上传人:xreqing 2022/5/12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逢入京使》[12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逢入京使》
泸县四中 胡 平
学****目的: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佳句。
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佳句.
学****内容:
1《逢入京使》
泸县四中 胡 平
学****目的: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佳句。
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佳句.
学****内容: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一、 导入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朵奇葩。《逢入京使》.
二、 资料助读
1、作者
岑参(715年-770年),南阳人,唐朝诗人,宰相岑文本曾孙,边塞诗代表人物,和高适并称高岑,,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2、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辞别了在长安的亲人,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三、朗读诗歌
提示:七言绝句可以二二三,也可以四三停顿,学生划分朗读停顿.
  1。老师范读,学生倾听.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指名领读.
  4。齐读.
四、鉴赏诗歌
1、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土,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大,但仍不失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3、假设将这四句诗比上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