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智慧花都建设工作方案.docx

格式:docx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智慧花都建设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744361651 2014/11/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慧花都建设工作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智慧花都建设工作方案
(简化版)
为了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智慧广州”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以及区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花都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智慧花都,努力将花都建设成为“国际空港门户、高端产业基地、幸福宜居新城”,走“产城一体、港城一体、城乡一体”的科学发展道路,率先把花都建设成为广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提升花都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地位,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和低碳技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转型升级,破解资源和环境约束,加速城市资源集约化、运营智能化、服务均等化和产业高端化,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智慧花都”就是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途径对城市定位、发展、规划、运营、管理、服务进行变革和升级,用智慧元素、创新元素、知识元素引领生产和生活,实现智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幸福花都。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现代信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生态休闲旅游业为重点,构建智慧产业体系;以智慧乡村、平安城市、生态花园、智能管理等为突破,打造智慧人居环境;以智慧应用为导向,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推进智慧民生。
到2015年,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性、知识型、智能型主导企业,推动汽车、临空、机车、声光电、皮具、珠宝等产业实现智慧发展、协同升级。其中,声光电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物联网产值达到10亿元。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基本完善,建成一批政府和企业智能化示范应用项目。城市管理实现网格化、动态化、信息化监控指挥,90%以上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办理。农村基本普及卫生、教育公共信息平台,80%以上农村普及应用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基本建成网上农家乐、无线乡镇。突显我区“产业发展科学、生态环境优良、城市运行有序、政府服务高效、社会关系和谐、民生便利幸福”六大智慧特色,把花都打造成为智慧广州建设示范区,带动我区创建广州市“转型升级新平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创新城乡社会管理服务先行区”,促进建设幸福花都。
三、工作原则
(一)统筹谋划,协调发展。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促进各部门、各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确保信息网络互通、资源共享。
(二)深化应用,务求实效。深化推进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普遍应用,把智慧花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管理能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以及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上。
(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试点示范为带动,以人民群众最需要、最关心、最受惠的工程为重点,率先突破,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四)政府引导,开放经营。以政府主导为前提,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各环节充分调动全社会资金、智力资源的参与,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设氛围。
四、主要任务和具体分工
(一)以信息技术推动转型升级,构建智慧产业体系。
  确立以声光电、物联网、现代信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智慧产业发展重点,加大引进汽车、航空和大功率机车等先进制造业中的电子、生产服务和智能控制企业,在皮具、珠宝等传统产业中大力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两化融合服务。以应用促进发展,引导和扶持射频识别(RFID)、传感、云计算等物联网相关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和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等在皮具珠宝传统产业、生产制造、物流会展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指导、推广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探索建立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花都机场高新产业基地“数码港科技园”、“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含光电子产业基地、临空商务区)”、“汽车产业基地”、“中国音响之都科技产业园”等产业积聚地为平台,大力培育发展智慧型现代产业,引入和孵化培养智慧型创新服务团队和领军人才。扶持发展物联网产业,推进物联网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搭建物联网核心芯片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
具体分工:
  1、加强花都机场高新产业基地“数码港科技园”规划,按第四代科技园区模式将其打造成为花都“智慧产业园”,在园区设立“智慧产业企业孵化基地大楼”,重点发展高端电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搭建智慧型产业研发创新平台。
  2、加快在花都机场高新产业基地选址规划“物联网与智慧产业园”,引入成熟型物联网企业,加快孵化中大微电子公司等物联网龙头企业,引入“粤港RFID联盟”和“中国RFID公共联盟”等服务平台,加强行业竞争优势。在园区规划建立“智慧人才基地”。
3、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广东风日产公司两化深度融合经验,扶持企业在两化融合方面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完善行业协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高皮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