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己亥杂诗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己亥杂诗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衰败;这一年,腐朽衰败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进主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场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不愿和统治者合作,,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15首。
(精品文档请下载)
解题: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己亥杂诗》的第五篇.(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朗读这首诗
己(jǐ)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 荡 离 愁 白 日 斜,(xiá) 吟 鞭 东 指 即 天 涯.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
四、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己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朗读全诗
1。老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 
1、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白日斜" :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来衬托离别之苦.
2、吟鞭东指即天涯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满怀无限离别的愁思,正对着白日西下,分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4、名句鉴赏: 落红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落花”说明心志,本意是虽然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如今常用“落红"的形象,作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七、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