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银行会计风险防控路径(共4003字).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银行会计风险防控路径(共4003字).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7/3/27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银行会计风险防控路径(共4003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银行会计风险防控路径(共 4003 字)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及特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 是指银行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 使银行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 会计核算不实。表现在会计核算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合规方面存在欠缺, 会计信息无法全面、真实、客观反映银行资金运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等状况, 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籍此掌握实际情况, 由此带来管理上的失控。近年来, 金融系统在会计核算环节失控发生案件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银行发生的严重违规违纪也是首先从会计核算开始, 如滥用会计科目、帐外经营、篡改帐号、造假帐、虚报数据等。另外, 银行柜面常见的会计差错主要体现为开立个人账户身份证件号码录入错误造成的非实名制开户、个人业务无客户签名确认、开户挂失无联网核查依据、个人开户无身份证件复印件等, 以及外部凭证缺失、柜员自办业务、重复汇款、存款、内部帐垫款等重大差错。会计监督乏力。表现在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不力、制度建设滞后, 变相助长违规经营情况的蔓延, 加大了经营风险。如在利益驱动下, 在会计监督检查不力的背景下, 个别商业银行为完成考核任务, 违反财务制度规定, 通过多提或少提存款应付利息, 不按规定对逾期贷款计收应收未收利息等方式,轻松就做到人为调节利润等。有的银行分支机构在年末、季末等考核时点,采取突击发放贷款、承兑汇票贴现等方式突击虚增存款, 或采取汇出汇款、通兑划款等手段隐瞒存款, 达到考核目标。会计政策运用不当。在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中, 采用符合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与报告方法可以有效地防范与抵御会计风险。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谨慎性原则在商业银行会计实务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现行商业银行会计制度仅在有限的几个方面有保留地采用了符合谨慎性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 这与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高经营风险是不相称。例如: 各家银行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自身发展和同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制定的年均发展速度高达 30% 以上。各行普遍的做法是将贷款利息收入转化为理财顾问收入, 而且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递延入账, 甚至预收来年或整个贷款期内的费用。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会计信息在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良性运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会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从而增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特点: 风险的隐蔽性。会计风险存在于繁杂的日常业务核算过程中, 单笔或单项风险往往不易察觉, 加上会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在会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前,难以及时发现。另外, 随着金融业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大量业务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 与手工处理业务相比缺乏直观性, 使风险隐藏不易被发现。风险的滞后性。会计风险多发生在日常帐务处理中, 其本身的隐蔽性, 加上会计风险责任人员采取一些人为手段来掩盖会计风险, 使得会计风险暴露滞后于实际业务风险, 具有滞后性。风险的突发性。会计风险导致的案件从发案到结束只需很短的时间, 由于电子网络的普及, 案发后其资金流动十分迅速, 资金极易分散到全国各地, 给银行处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