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背景
随着我县即将进入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霍乱的发病风险依然存在,同时根据以往我县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今年将会是手足口病高发年。
霍乱
一种急性细菌性肠道疾病,重型病例特征为起病急,早期大量无痛性水样便〔米泔水样便〕、恶心。即使水源似未被污染,也要对公共饮用水进展氯化消毒。除非公共饮用水已经充分地氯化消毒,且实施了有效的防污染措施,否那么,饮用、烹调、和清洗碗碟、食物容器的水,要进展氯化消毒或煮沸消毒。
加强食品和饮料生产监视管理。食品煮熟或水煮沸后,要防蝇和防止不卫生处理,剩余食物在进食前要经彻底加热处理〔70℃或158℉,至少15分钟)。腹泻病人不应为他人制备食物或运水。
进展彻底调查,找出传播载体和有关详情〔相关时、地、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提供适当的污水平安处理设施。
可考虑使用口服霍乱疫苗。
、标准开展霍乱防控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在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成立肠道传染病防控领导组,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病做好 记录工作。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在接到辖区内霍乱疑似、临床诊断或霍乱确诊病例报告后立即按规定程序进展报告,县疾控中心24小时疫情值班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标准设置肠道门诊,做好肠道门诊开诊前准备工作,确保5月1日按时开诊,并认真落实肠道门诊工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到医、护、检人员相对固定。要设立专用诊室、专用厕所,门诊纱门纱窗齐全,备有消毒洗手用水、药品药械。
、标准开展霍乱防控
在肠道门诊开诊期间,各医疗机构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登记簿〞。在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人,要做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对与霍乱有相似病症的病人以及其他临床医生疑心的病人必须采集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等标本进展病原检测。
县疾控中心要做好霍乱诊断血清、快诊试剂盒的采购和储藏工作。在5月1日前,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要及时领取霍乱弧菌保存液,确保一旦发现霍乱疑似病例,要在6小时以内将采集样本送县疾控中心进展检测
、标准开展霍乱防控
5月1日至10月31日,全县实行腹泻病门诊周报制度,各腹泻病门诊每周一上午10时前将上周腹泻病人就诊等情况报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
在流行季节降临之前,组织开展霍乱、手足口等重点肠道传染病新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能力和防控水平。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病症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缓和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
埃可病毒4、6、9、11等型。
肠道病毒71型〔 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
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
1958年别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 A16型
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手足口病〞
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发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别离出EV71
EV71
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别离出。
1975年保加利亚:705 例患儿受到感染,其中149 例发生了急性缓和性瘫痪,44 例死亡。
1997年马来西亚:2628 例发病,39 例急性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或无菌性脑膜炎,30 多例患儿死亡 。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129106例HFMD ,其中405 例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8 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导致的肺水肿和肺出血。
EV71
1999年以来,我国广东、福建、上海、重庆等地区报告局部流行EV71感染。
2007年山东临沂爆发以EV71为主的手足口病
2021年安徽阜阳、 海南、广州,河北等。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