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doc

格式:doc   大小:12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doc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17/3/28 文件大小:1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一、探究寓意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 “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 1 )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 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 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 因此, 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 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典例精选】 2006 年高考作文(辽宁卷) 题目:肩膀。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审题指导】“肩膀”是一道寓意( 比喻义) 性的命题作文题, 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 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 ——责任、勇气等。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内涵。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 寓意) 去写作文。例如你若对肩膀的寓意“担当”理解最深, 那么可以依托着“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等来写。类似的题目还有如 2007 年高考作文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中的“坎”, 其寓意( 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又如 2007 年高考作文安徽卷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中“春光”比喻(象征) “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爱”等。【类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 “谁也不要走进 8 楼那个没挂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去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遍。而有个年轻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执意要去看个究竟, 他轻轻地叩门, 没有人应声。他随手一推, 门开了, 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拿这张条子给总经理。”小伙子很失望, 但既然做了, 就做到底, 他拿着纸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 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经理。请以“虚掩着的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审题指导】命题作文题“虚掩着的门”是一个偏正式短语, “门”是中心词,它的本义是指房屋、车辆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义(寓意)是指人生、事业等的出入口。“虚掩着”是修饰语,点明了“门”的特点——只要去推, 便可打开。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本义实指的“门”, 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象、一个道具、一个细节等, 由此来生发出为文、为事、为人之道,最后文章的中心可能还要升华到“门”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上。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比喻义的“门”, 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主旨的凝结点——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开; 生活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只等“能体味爱心, 而又能付出爱心”的人去推开; 事业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只等“勇于开拓, 敢于创新”的人去推开等等。二、增补信息法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 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 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 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典例精选】 2008 年高考作文(湖北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审题指导】“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 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