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塑造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企业
世间范围的企业管理走过了从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到文化管理阶段三个阶段,其价值观从美国通用公司倡导“简单、迅速、自信、重视实际和价值”的企业理念,摩托罗拉公司“强调持续革新和改善”理念,到我国海尔集团提出“真诚到永远”的经营理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即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也是我们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需要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一、认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深远影响力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经营哲学的统帅下,为追求目标,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予以践行并能够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行为准则,是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判什么的精神体现,表明企业如何生存、发展的主张。人们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企业行为的“基因”。其精神凝聚和意识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目标迈进。当企业核心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接受后,企业的规章制度也会随之被内化,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将会大大增强。从这种意义上讲,相对刚性的制度管理而言,核心价值观无形的弹性管理更能发挥其积极的导向、凝聚作用,促使企业员工向同一目标努力奋进,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
我公司是一个有着50多年发展历程的国有企业,作为市政施工行业的领军人物,曾经以“负重求实,跨越争先”为精神理念,打过无数次精神硬仗,创造过一个个辉煌。进入新世纪我们面对的是建筑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效益微利化,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经历着做大与做强、专业化与多元化、深化改革与保持稳定、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短期行为与远景目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这些艰难的抉择,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而这些现实的问题带来了最终选择何种战略目标,定位于何种发展方向,完全取决于企业基于制度安排、经营战略选择上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正如美国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所言:真正让企业长盛不衰的是深深植根于公司员工心中的核心价值观。可见,建立起适应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和经营战略选择需要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是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二、把握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与类型
作为精神范畴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凝聚和导向作用,影响深远。企业是否能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于企业塑造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符合企业的现状,保证“水土”相符。于我们企业而言,核心价值观对职工行为的正向激励和引导,可以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其关键是,塑造形成的核心价值观,能被经营层所倡导,被管理层、作业层认同并忠实执行,被社会所认可,符合企业行业特点、队伍特点和生产经营特点。因此,企业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1、目标唯一性。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企业经营决策层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为实现企业终极目标,积极推行并坚守的价值理念。从性质上讲,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为实现企业终极目标而服务的。从国有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经营决策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兼顾双重身份,更倾向于作为国有投资主体的执行人,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或政治责任,而不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责的职业经理层。正是这种双重身份,使目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大大缩水。
2、内外统一性。对内而言,建立的核心价值观要符合企业整体或大部分职工利益要求,易被员工广泛接受,并逐步内化,发挥其凝聚和导向作用。对外而言,建立的核心价值观要符合社会价值观,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企业品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内外并举、相互促进,实现多赢。
3、历史的延续性。核心价值观体系要素来源于企业历史长期沉淀的东西,是经过企业长时间的深层次整合而积累下来的。作为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如“以人为本,质量至上”、“负重求实,跨越争先”等,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构建核心价值观要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中吸取营养,吸取精华,学会在传承、扬弃中创新发展,为传统文化理念赋予新内涵。
在把握企业核心价值观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的性质特点,从二元价值角度来看,企业核心价值观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型、五个方面,即面向外部环境类型:一是为业主提供优质产品的市场理念。二是为公众提供安全环保施工的行为理念;面向内部环境类型:一是以“创新创效”为主的经营理念,二是以“和谐进取”为主的团队理念,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