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诲人不倦.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诲人不倦.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22/5/1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诲人不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诲人不倦
每次中午、晚上在宿舍值班(因为学校没有宿管老师),总有几个同学在应休息的时间说话,不睡觉。在教学中,因为讲的题目学生不明白,试卷上的错题没有及时改正,交作业不及时等,老师都会不厌其烦的说教,教育本身就是转化人的工作,而让一个人得诲人不倦
每次中午、晚上在宿舍值班(因为学校没有宿管老师),总有几个同学在应休息的时间说话,不睡觉。在教学中,因为讲的题目学生不明白,试卷上的错题没有及时改正,交作业不及时等,老师都会不厌其烦的说教,教育本身就是转化人的工作,而让一个人得到转化,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诲人不倦!也就是说,教育本身要求我们“诲人不倦”。每一个教育者教育不就是坚持吗?错误和挫折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坚持一下,就能克服一个个困难,不能进行到底的教育往往是徒劳无效的教育。 诲人不倦 当老师的应该努力追求的境界。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说:“如说圣与仁,那我怎敢当!不过做它不厌烦,教人不疲倦,那可说是这样做的了呀。”)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教诲学生总是不知疲倦,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孔子自不到三十岁开始办学,直到七十三岁病故,从未停止过教学。孔子的诲人不倦,不是简单地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更多的是育人,教导弟子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孔子一生能努力于他的教育事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热爱和忠诚。政治上不得志,生活困难,但敬业精神真是难能可贵。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拥有孔子的那种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堕三都”事件后,孔子受三桓排斥率弟子周游列国。一次,在往陈国的路上,匡人错误地把孔子当成了仇人阳虎,被抓了起来,颜渊因为行动迟缓,落在后面,见老师被抓,便跑去向卫国去找子路派人救老师,孔子在牢房里并不怕死,却担心颜渊,怕他遭遇不测。孔子不知道爱徒已赶到卫国,找到子路后不放心老师一个人坐牢,又原路返回,准备陪老师一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