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现场管理手册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现场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施工项目管理及其内容
(一)项目的概念
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限定资源、限定时间、限定质量),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事业。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是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业主的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个人负责制为基础和以项目为独立实体进行经济核算,并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施工项目周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投标、签约阶段
这个阶段从承包商作出投标决策至中标签约为止,是施工项目周期的第一阶段,也可以称为立项阶段。
2、  施工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到工程开工为止。主要内容是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
3、  施工阶段
这是指自开工至竣工的实施过程。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达到验收、交工的条件。
4、  验收、交工阶段
项目按照批准的设计图纸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达到使用的要求,经过验收合格,正式移交给建设单位。其目标是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对外结清债权债务,结束交易关系。
5、  保修阶段
这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最后阶段,即在合同规定的责任期内进行售后服务、回访与保修,其目的是保证使用单位正常使用,发挥效益。
(三)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
项目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建立高效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项目组织机构,这是项目成功的组织保证。
2、  施工项目的计划管理
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施工项目总体目标进行计划,对施工项目实施的各项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即系统地确定项目、任务、综合进度和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内外关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高效率地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从而使施工项目在合理的工期内,以较低的造价,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3、  施工项目的目标控制
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施工现场目标等。
4、  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管理
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和技术。生产要素的管理就是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
5、  合同管理
它规定了双方的经济关系,确定了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解决双方争执的依据,是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涉及施工项目管理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目标实现。因此,必须从顶目开始就加强合同的管理。
6、  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对施工项目的技术、经济、施工、人事等信息,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使信息处于及时、准确、适用、经济,使信息流和物质流接近同步,缩短管理周期。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概念
施工现场管理有两种含义,即狭义的现场管理和广义的现场管理。狭义的现场管理是指对施工现场内各作业的协调、临时设施的维修、施工现场与第三者的协调及现场内存的清理整顿等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广义的现场管理指项目施工管理。
第二节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
一、   平面布置与管理
现场平面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主要包括:根据不同时间和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场地;做好土石方的平衡工作,规定各单位取弃土石方的地点,数量和运输路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