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声音的特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音的特点.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5/13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音的特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频率段(单位:Hz)
听感影响
代表乐器
16k—20k
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 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 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 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咼频的亮度,以及 整频率段(单位:Hz)
听感影响
代表乐器
16k—20k
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 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 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 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咼频的亮度,以及 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 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 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 等乐器的泛音
12k—16k
12k —16k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 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 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 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 产生毛刺感,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 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擦、铃、铃鼓、沙锤、 铜刷、三角铁等打击 乐器的高频泛音
8k—12k
8k〜12kHz是音乐的咼音区,对音响 的咼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 (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 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咼音丰 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 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 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 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 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长笛、双簧管、小号、
短笛等高音管乐器
4k—8k
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 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 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 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 齿音。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 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 分吹奏类乐器
2k-4k
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 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 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虚频率 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 得模糊不清了。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 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2〜4kHz 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 般不宜衰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 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咼声音的 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 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 过重。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 分吹奏类乐器

,但是不宜超 过3dB,可以提咼声音的明亮度,但
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1k
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 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 在1 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 的频率。
800
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 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 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 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 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 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 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 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 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 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人声、部分打击乐器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