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摘 要:针对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该文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示范带动能力、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业结构、充实专业人才队伍以及拓展产品销售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林下0万元。
2 存在问题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经济规模总量偏小 近年来,林场林下经济虽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产品丰富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产品多元化的局面,但多而不大、多而不强,没有拳头产品带动推动。主要原因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做不大、做不精,林下经济总体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不能满足市场的批量需求,市场占有率低,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初级产品多,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林场林下产品仍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尚未建立起产品深加工体系,未形成产品之间相互联动带动的局面。在苗木培育方面,虽然铁皮石斛、香樟分别利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西林科院的技术进行了苗木培育,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但是在种植过程中科技含量体现不足,林下种植的技术特色和优势未得到体现。
专业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林下经济产业要求的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高,尤其是对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应用、产品市场开拓、规划发展的要求更高,恰恰林场在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方面还比较缺乏。受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宣传力度不够、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等因素的影响,林场林下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高、品质优势和品牌优势不突出、产品销售不顺畅,虽已形成了产供销链条,但是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3 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加強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做好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利用政府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多申报林下经济类建设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补助建设基础设施。三是结合林场生产和通行需要,自筹资金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电设施等。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修炼好“内功”,方可为林下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引进强企合作,提升示范带动能力 创新招商方式,建立广泛、灵活的合作模式,尤其是引进实力雄厚的农林公司合作,整合现有的产业布局,科学利用林下空间,拓宽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下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壮大林下经济规模。充分发挥各自在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扶持、技术支持、林地资源以及组培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培育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4],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良好局面,提升示范带动能力。
加强先进技术应用,提升产品品质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紧密结合当下《广西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2018—2020 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创建自治区级广西鹿寨黄冕森林药材产业示范区和鹿寨县麓岭茗韵林中茶业示范区,加强先进实用技术和先进加工设备引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土壤、施肥、病虫害防治、种植过程控制等管理,改进加工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5],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开展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