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游历春天的西湖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走过夏天的瑞士这里,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不愧为“世界公园”的美称。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西湖, 把夏天的赐给瑞士,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选自老舍的《济南的秋天》济 南的冬天老 舍老 舍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 夏天是热情奔放的, 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都会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作者简介晚年标准像老舍( 1899-1966 ),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 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又靠母亲抚养长大。 1912 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毕业,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1924 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在英国六年,共发表三部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 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这期间,老舍写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锡传》《骆驼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 1936 年在青岛 曾任中等职。 1951 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6 年8月24日, 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 67岁。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作者简介老舍故居老舍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