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ppt

格式:ppt   大小:5,449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ppt

上传人:baba 2022/5/13 文件大小:5.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古诗两首
石灰吟
墨梅
石灰吟
——(明)于谦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石灰吟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于谦:1394-1453,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进士 于谦正和郑通畅谈,管家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人送来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深,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慎重地接过万年青,并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需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愿送金银财宝,莫非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lǚ)阎(yán)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
关于于谦
故事一则 两袖清风
于谦从小学****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受,略加思索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喜闻乐见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十二岁。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写下这首诗时有怎样的志向?
一诵: ――少年抒怀
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诗?
二诵――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照旧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确定会感慨万千。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
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再次吟诵这首诗时会想些什么?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试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在人生的最终时刻,也确定会想起少年时的诗作,他又会怎样吟唱起《石灰吟》呢?
三诵: ――临刑陈词
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想起于谦,就确定会想起他的这一首诗,也确定会吟起这首诗。
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齐来读《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以石灰作比方,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托物言志
石灰由于它的坚毅不屈、明哲保身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原委。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石 灰 吟
于 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阅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操守,另一个叫志向、追求。
这是一首( 托物言志)诗。作者以( 石灰 )作比方,抒发自己(坚毅不屈),( 明哲保身)的品质和( 不同流合污 )与(恶势力斗争原委)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好处在于到处以石灰自喻,表达( 磊落)的襟怀和( 崇高)的人格。
中心思想
诗人用( )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 ( ) ”和“( )”,即使“( ) ”也要留下( )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 )的品质,抒发了诗人( )的高尚情操。
千锤万击
托物言志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坚毅不屈、明哲保身
不同流合污、廉洁正直
清白
竹 石
   【清】郑 燮(xiè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百炼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