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助理社会工作师文档.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助理社会工作师文档.doc

上传人:经典书馆 2017/3/29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助理社会工作师文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 1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 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 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题要点 1. 问题的陈述与分析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变迁而产生的, 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因, 造成儿童无人照顾, 加之又缺乏政策上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⑴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 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 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 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⑵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 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 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同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⑶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而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 也无处获得帮助。因此, 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 2. 方案设计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⑴方案名称:儿童群益⑵方案目标: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⑶方案实施策略: ①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 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 ③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⑷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⑸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案例 2 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 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 于是, 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 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 请按照个案工作的进程设计一下社会工作者在各阶段的工作要点。答案要点在本案例中, 求助者是幼儿园周老师, 她反映的是班里小朋友施巧巧可能受到母亲虐待的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 本案中的案主并不是求助者周老师, 而是施巧巧及其母亲张女士。所以通过和周老师会谈、了解了事情的基本情况后, 社会工作者需要拜访张女士, 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⑴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张女士初次见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同理心、尊重、真诚、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张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场所,这可以帮助张女士在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 澄清期待。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⑵预估阶段。在现有资料的帮助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张女士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资料收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女士的优势与长处。根据现有的资料, 可以初步判定张女士的问题属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访谈情况而定, 但可能是由于张女士的生活压力大, 这既可能来自家庭事务也可能来自工作,故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负面情绪的宣泄, 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女儿等。此外,女儿施巧巧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辅导。⑶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张女士一起设定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个案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张女士的心理压力和教养方式, 使其用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处理情绪, 对于女儿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养方式; 处理施巧巧由于被打而带来的情绪议题。为为达成这个总目标, 需要对张女士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修正。其一,协助张女士宣泄积压于心头的负面情绪;其二,帮助张女士学****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及压力管理技巧; 其三,改变张女士不适宜的教养方式, 教导其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 对施巧巧进行必要的辅导, 一则处理被打的情绪伤害,二则教导其与父母沟通的技巧。⑷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里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增强案主力量,处理张女士的负面情绪,并教导其学****积极的压力管理技巧及教养技能; 其二, 处理施巧巧的情绪伤害, 教导其与父母正向沟通的策略; 其三, 改善案主环境,强化家庭及幼儿园对于施巧巧及其母亲的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⑸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