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逢入京使[40].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逢入京使[40].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5/1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逢入京使[40].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逢入京使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
1、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3、背诵古诗。
过程和方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逢入京使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
1、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3、背诵古诗。
过程和方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才能和程度,进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音韵美.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全诗翻译,划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进步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军旅生活和塞外文化风俗有深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和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嘉州集》行世。
二、朗读指导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三、背景资料
《逢入京使》这首诗作于天保八年(749)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辞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就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遇见了一个老朋友,两人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岑参顿时有请他捎家信回长安去的想法。此诗描写了这一情景。
四、诗歌大意
通往家乡路程又远又长,思乡的泪水沾湿了双袖,模糊了面容。在马上和你相遇,欲修书一封却无纸笔。请转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五、合作探究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诗中表现了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什么?
答案例如: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品读诗文,鉴赏评价。
,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王事,一身 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 思,全句说: 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 虽有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