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件2-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讲义.ppt

格式:ppt   大小:2,367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件2-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讲义.ppt

上传人:haha 2022/5/14 文件大小:2.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件2-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讲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线网类型及发展趋势
一、线网类型
(一)确定因素
1、地理形态
2、规划用地布局
3、人口流向分布
4、主观因素
(二)线网典型结构类型
1、网络式
2、无环放射式
3、有环放射式
其次章 路网规划与线路设计
莫斯科城轨路网网是系统工程,线网构架探讨必需分类、分层进行分析探讨,面、点、线既是3个不同类别也是3个不同层次的探讨要素。
层次:面、点、线
面:是整体形态的限制,拟订轨道交通线网的基本构架;
点:是对线网服务对象的甑选,对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的分析;
线:即交通走廊的分析,线网内各线路可能的路径分析。
2、方法:交通规划理论是主线
1)交通分析为主导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4)近期规划与远景规划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指对城市的背景分析,对方案工程问题的比较论证,对远景各种边界条件的合理推断等。
定量分析:是指利用先进的预料模型,对远景交通需求分布进行预料。
3、探讨过程
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构思
其次阶段:归纳提炼
第三阶段:方案预选
第四阶段:预选方案分析和交通测试
第五阶段:调整补充预选方案,甑选候补方案
第六阶段:举荐最终方案
§ 线路设计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类
1、正线:贯穿全部车站、区间供列车日常运行的线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线均接受上下行分行,一般实施右侧行车惯例,以便于城市地面交通行车规则相吻合(世界上除了英联邦国家、日本等部分国家外,绝大部分国家城市道路交通均实行右侧行车规则)。
(1)环形折返线
俗称灯泡线。
(2)尽端折返线:
可分为单线折返与双线折返、多线折返等不同布置方法。
2、折返线
在线路两端终点站,或者准备开行折返列车的区间站,设置的专供列车折返调头的线路。
站前渡线
站后渡线折返
(3)利用渡线折返
渡线:在上下行正线之间设置的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的目的。
3、联络线:轨道交通线路干脆为调动列车等作业便利而设置的连接线路。
4、渡线:在上下行正线之间设置的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的目的。
5、停车线:一般设置在端点站,特地用于停车,进行少量检修作业的尽端线。
6、检修线:设在车辆基地检修库内,特地用于检修轨道交通车辆的作业线,设在地沟、配有驾车设备、检修设备。
7、出入库线:车辆基地与正线车站联系线路,专供列车进出车辆基地。一般分为入库线和出库线。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一)线路平面设计
1、线路平面:指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2、线路平面组成要素:直线、曲线
3、曲线阻力=基本阻力+曲线附加阻力
基本阻力:轮轨阻力、空气阻力等
曲线附加阻力及产生的缘由(内轨滑移、轮轨间挤压力)
4、曲线阻力的计算
单位曲线阻力Wr=K/R (K为计算常数,由检测得出)
5、曲线最小半径
最小半径:依据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设置超高: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最大超高为120 、内轨降低超高值的一半的方法设置;地面线与高架线路的曲线超高实行外轨抬超群高值的方法设置。
长度:《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在正线与协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不宜小于20 m,在困难状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
缓和曲线:线路直线与圆曲线往往不是干脆相连的,中间要加一段缓和曲线。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缓和曲线长度为
20 m~75 m,即不短于一节车辆全轴距长。
7、夹直线: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在正线与协助线上夹直线长度不应小于20 m,在车场线上夹直线长度不应小于3 m。
6、缓和曲线
(二)线路纵断面设计
1、线路纵断面:指线路中心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
2、地铁线路的纵断面及其组成要素
(1)坡度:最大坡度是地铁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正线的最大坡度宜接受30‰,困难地段可接受35‰,协助线的最大坡度宜接受40‰。
(2)竖曲线:竖曲线就是纵断面上的圆曲线,当相邻两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时,应以竖曲线相连接 。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车站站台和道岔范围不得设置竖曲线,竖曲线离开道岔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5 m。
竖曲线的曲线半径接受见下表
限 界
 限界(LoadGauge)是指列车沿固定轨道运行时所须要的空间尺寸。
 限界一般按平直线路制定,曲线和道岔地段考虑适当的加宽和加高。
一、限界的种类
 可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接触网或接触轨限界。
 1、车辆限界
  车辆限界是指车辆的外形轮廓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