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古诗五首.docx

格式:docx   大小:5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五首.docx

上传人:百里登峰 2022/5/14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五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诗歌五首导学练案
临淄区朱台中学初三王莉平
一、教学目标:
学习这五首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结合相关的名句,理解五首诗歌的意境;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胸怀?明确:“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白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白由朗读诗歌,扫清字音障碍,有感情的朗读
2、在朗读的基础上,做到理解诗歌大意
(二)品读课文,展示交流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
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
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白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2、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活读诗歌,探究延伸:
想象“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白由朗读诗歌,扫清字音障碍,有感情的朗读
2、在朗读的基础上,做到理解诗歌大意
(二)品读诗歌,展示交流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色?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1、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姓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三)活读诗歌,探究延伸学生白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西江月》〈〈天净沙秋思》一、预习检查
(一)认识作者(7分)
1、〈〈西江月》的作者是,字,号,(朝代)爱国词人。
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朝代)著名的戏曲家和O
(二)了解写作背景(3分)
1、《西江月》的写作背景:
2、《天净沙秋思》的写作背景:
二、新课导入:请同学背诵刚刚学过的三首诗歌(可配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看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活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