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5
伯
牙
绝
课前活动展示:
1、搜集岳飞的故事。
2、搜集古今有关岳飞的名句。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北京关王庙
一代军神、战神
人物剪影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岳飞真迹
第三页,共四十一页。
十页,共四十一页。
诗词赏析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一页。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正值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他作为领兵大将,当然是自谦之词。
瞻望前程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千古名句,既是作者自勉,又用来激励抗金将士,明确指出,抗金不能再等了,等到须发白了,就来不及了。这是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抒写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上片小结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靖(jing)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是宋钦(qin)宗赵桓huan的年号。其父宋徽hui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位,改元靖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国库和民间的金银财帛bo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虏徽、钦二帝北撤,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岳飞认为,靖康大耻至今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用反诘句,以加强语气,表现了与敌人的仇恨不共戴天。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
驾长车ju踏破、贺兰山缺.
带领军队,驾战车直捣敌人巢穴。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壮志饥餐”和“笑谈渴饮”都是岳飞的激愤之语,夸张手法的运用进一步表达了对女真族统治集团蹂躏中原,涂炭生灵的切齿之恨和战胜强敌的决心。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既表达 “精忠报国” 的思想,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情调激昂,感人肺腑。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
申述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下片小结
感言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这首词,通篇贯穿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气概。如果说苏轼的词豪放,那岳飞的词则是雄壮。它表现了一个爱国将士的凛然正气和崇高境界。有了这种正气和境界,才能写出这种千百年传唱不衰的好作品来。
总结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名言
1、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3、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黄鸡的典故出自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喻指: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资 料 袋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一页。
现在,让我们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怀着对岳飞的敬仰之情,用最美的声音来诵读他的词吧。(分小组诵读比赛,2分钟准备)
诗歌诵读会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岳飞想到了陷落在金人铁蹄下的半壁江山,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不禁伤事忧怀,无法成眠,万般思绪字字泪,写下了《小重山》一词。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课外拓展
资 料 袋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寒蛩:秋天的蟋蟀。千里梦:梦见千里之外的战场上,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英勇和壮烈。 昨天夜里的蟋蟀一直在鸣叫不止,把诗人从金戈铁马、抗击金兵的梦中惊醒,而此时,已是深夜的三更天了。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一页。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英雄之梦,勾起了诗人的忧思和痛苦,使他无法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