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1-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29《答司马谏议书》教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29《答司马谏议书》教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上传人:可爱的嘎嘎 2022/5/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29《答司马谏议书》教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29《答司马谏议书》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情 举:施行,推行。
辟:驳斥,抨击。难:责难。 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人。壬:“佞”的假借字。
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文脉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五、合作探究: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变法?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4、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
5、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 )
6、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7、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8、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9、作者重点批驳对方的什么观点?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
“(变法)以致天下怨谤也”(致谤)
抓住要点、驳倒要点,司马光信中其他的细支末节也就不攻自破。言简意明,要言不烦,理足气盛,毫不枝蔓。
1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六、精读品析:
1、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2、学了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悟,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3、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4、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方法与策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讨,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予以肯定。
七、拓展延伸:
1、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