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孝义民俗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18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孝义民俗文化.doc

上传人:经典书馆 2017/3/30 文件大小:1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孝义民俗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孝义碗碗腔孝义碗碗腔是流传于我省孝义市的一个地方剧种,是在孝义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因以“碗碗”(碗状铜铃)为主要击节乐器而得名,又因皮影戏是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显影,故又称“月调”、“影调”、“纱窗腔”。据传,清末光绪初年,陕西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当地碗碗腔艺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义、汾阳一带,受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据老艺人回忆:约光绪中期,孝义兑镇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艺人刘够清,曾两次赴陕学****纱窗皮影的雕刻艺术,促进了碗碗腔艺术发展。同时,当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戏班,职业和半职业的戏班逐年递增,碗碗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另一方面,它吸收了木偶戏和晋剧、蒲剧的一些剧目,使其更加丰富。至光绪末期, 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场所遍布山西各地,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期间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王宝栋技艺传神;张立广钢音铁嗓;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闹剧,被誉为“哈哈班”。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付有等一大批青年艺人,他们的技艺各有千秋。辛亥革命以后,孝义碗碗腔逐渐衰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仅存 15 个农闲搭伙的影戏班子,而且大部分家当破败、技艺低拙、演出质量低下。新中国成立后,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50 年,皮影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戏搬上皮影舞台。 1959 年,孝义影戏班在太原组建为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并改由真人演出,从此,皮影戏碗碗腔正式发展为舞台剧。同时,孝义也成立由真人表演的碗碗腔剧团,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碗碗腔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现。唱起来腔随字走,四声严明。碗碗腔素有“以声传情, 以唱制胜”的传统。碗碗腔的唱腔没有行当之分,只有男女之别,表现人物感情、塑造人物个性主要靠演唱者不同的唱法。这种腔既宜演现代戏,又宜演传统戏。碗碗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打击乐器和弦乐器。碗碗和节子是两种能体现其特色的打击乐器。碗碗也叫“盅盅”,用响铜做成,用细铁棒敲击,音色和碰铃相似,一般是一拍击一下。节子是连接在一起的两块檀木木板,打法灵活,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是配合碗碗掌握唱腔速度、渲染唱腔气氛的。碗碗腔在皮影时代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称,一个班只需七八个人,文武场仅有四个人,打鼓板的兼打小锣,唱腔起板后转弹月琴,拉胡胡的兼吹唢呐,拉二弦的兼拍铰子。其余武场乐器全由一人操作,此人右手击碗碗,左手打节子,若需配马锣、铙钹时, 就停下碗碗和节子,一手去拍铙钹,一手用节子去击马锣。孝义碗碗腔的剧目可分为皮影剧目和戏曲剧目两个部分。皮影剧目较为丰富,现在收集整理好的有百余本。这些剧目既有宫廷正史,也有民间传说;既有儒窗趣闻,也有农舍佳话;既有***角逐,也有烟花泪歌。在表演上,它继承皮影艺术一手叉腰一手做戏的传统,人物在激动时常有上身前躬、猛挺等动作,并保留了皮影侧面造型的处理手法,布景也常采用皮影雕刻剪纸图案来表现典型环境。孝义碗碗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听声咦咦咦,美如过生日”等民间俗语在孝义一带广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