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docx

上传人:wenjiaosuoa 2022/5/1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嘉音教育培训学校消防安全培训手册
一、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二、火灾定义、分类、常见火灾原因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墙壁、顶棚、金属建筑构件之间,以及固定导线用的绝缘子之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1. 线路上要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二)过负荷预防措施根据用电负荷合理进行规划,不准乱拉电线和接入过多负载,在原线路设计或新改建线路时要留出足够余虽。
2. 定期用测虽或计算的方法检查线路的实际负荷情况。
3. 定期检查线路的短路器、熔断器的运行情况,严禁使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或更换大容虽的保险丝,以保证过负荷时能及时切断。
1. (三)接触电阻过大的预防措施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大截面导线的连接可用焊接法或压接法,铜铝导线相接时,一般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2. 经常对运行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接头松动或发热,及时紧固或作适当处理。
3. 在易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部位涂变色漆或安放试温蜡片。以便及时发现过热现象。
1. (四)照明灯具的防火措施应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灯具。
2. 白炽灯、碘鸨灯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碘鸨灯灯管附近的导线,应采用以玻璃丝、石棉、瓷珠(管)等为耐热绝缘材料为护套的导线,而不应直接使用具有延燃性的绝缘导线,以免灯管的高温破坏绝缘层引起短路。
3. 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
4. 灯泡的正下方不应堆放可燃物品。
5. 镇流器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不准将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吊顶、墙壁或柜台、展览橱窗内。
6. 镇流器与灯管的电压、容H必须相同。
7. 暗装灯具及其发热附件周围应用不燃材料做好防火隔热处理。
1. (五)电热器具的防火措施为防止过负荷,选择导线时必须考虑足够的截面积,工业用电热器具应采用单独线路。民用的电热器具不宜直接接在灯座上,最好单独安装线路
2. 为防止电炉、电熨斗长时间使用烤着可燃物,应安装在离可燃物质较远的地方。放在台板上或可燃物件上时,下边应垫有耐火砖等不燃材料,还应防止绝缘导线线芯裸露、插头损坏形成短路引起火灾。
3. 在有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车间不得设有电热器具。
4. 电热器具接通电源后一定要有专人看管。
5. 较大的电热器具应安装温度控制或温度调节器,以防温度过高。
6. 停电时应将电源切断,以防复电时电热器具过热发生危险。
1. (六)家用电器的防火措施家用电器应正确接线安装,必须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要求设置或安装。
2. 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已损坏的绝缘零件应及时更换。
3. 对于家用电器上已老化或破皮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符合原电源线的规格。
4. 应经常注意保养家用电器,及时清除其污染和灰尘,防止灰尘积聚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5. 家用电器应放在室内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防止绝缘老化造成短路。
6. 禁止用湿手去触摸带电的开关或家用电器外壳,也不能用湿布
去擦带电的家用电器。
7. 家用电器过热时应停止使用,严禁用水降温。
8. 家用电器旁严禁堆放各种易燃品。
9. 各种发热的家用电器用完后应及时关掉电源,严禁放置在木质家具和易燃品上,防止引燃它物引起火灾。
应注意一些家用电器的特殊防火要求。如电视机应考虑防雷保护、洗衣机应注意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绝缘老化现象等等。
(七)静电的防火措施。
1. 减少摩擦起电。
2. 增加空气湿度。
3. 加抗静电添加剂。
4. 进行静电接地连接。
5. 防止人体带电。
五、家用燃气火灾预防(一)煤气管道防火措施经常巡查管道的完好情况,严禁使用明火检漏。在已废弃不用的煤气管道上动火时,也要使用测爆仪测定,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
1. 煤气管道需要停气降压时,其放散管的高度应超过2米,并且应远离居民点和存在火源的区域。
2. 在泄漏严重的场所检修煤气管时应保证邻近区域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进行。
3. 煤气管道破漏燃烧时,应采取隔离警戒,消除邻近的可燃物,并关闭两端的煤气阀门,断绝煤气来源。
(二)
人进入厨房后,如果闻到很重的燃气味,就说明发生了漏气。此时要及早打开门窗,加强室内外空气的对流,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然后迅速查明漏气点,在处理时,室内禁止明火,也不要动电器开关,开关打出微小的火花,就足以使混合气体着火或爆炸。另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