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ETM高中一年级语文高中一年级语文 课件14.ppt

格式:ppt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TM高中一年级语文高中一年级语文 课件14.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TM高中一年级语文高中一年级语文 课件14.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师说
韩愈
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传、师、从”3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学****也、则、于、乎”4个文言虚词,复****之”“其”的用法。熟记“授(受)、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四、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五、掌握有关“古文运动”的文学常识及“说”的文体知识。
更多资源xiti123.
第一课时
一、预****检查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或不焉六艺经传聃蟠苌弘
读书不能传道冉潘无长无少
2、解释下列句中的双音合成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句读之不知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吾从而师之
3、辨析“之”“其”的用法。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句读之不知
(5)六艺经传,皆通****之
(6)君将哀而生之乎
(7)蚓无爪牙之利
(8)吾欲之南海
1 代词,他
2 代词,这些
3 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4结构助词,的
5代词,代“六艺经传”
6 代词,我
7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8 动词,到往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他
代词,那些
代词,指圣人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副词,大概
前指士大夫,后指“这”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
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
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
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
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
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
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
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
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
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
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
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
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
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
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
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
《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
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
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
是难能可贵的。
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七、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
八巩固练****掌握下列加横线的词含义和用法
(一)道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吾师道也
3 道相似也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 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