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2.ppt

格式:ppt   大小:1,867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2.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5/16 文件大小:1.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文档名
第一节 新药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24h内单次或多次大剂量给予某种药物所出现的有害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
毒性反应类型
定性 出现和消失时间

3、过敏性试验(致敏试验)
目的:观察受试药物经注射给药后有无过敏反应。
试验方法:
动物:豚鼠
分组:3组(给药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致敏组)
给药方法:腹腔注射
结果观察:过敏性反应(痉挛、呼吸困难、 皮疹等)
热源: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人及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分离出来的内***。
4、热原试验
目的:将受试药静脉注射给予家兔,观察家兔体温升高情况,以判定药物是否具有致热作用。
试验方法:
动物:家兔
给药方法:耳缘静脉注射
观察指标:体温
一般药理学评价
评价新药在拟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下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心血管系统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功能、胃肠道功能、内分泌功能、外周神经功能、尤其是体液传递机制及其神经冲动和骨骼肌功能等)的影响的研究,以预期用于临床防治疾病主要目的以外的其它广泛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基本认识全身用药对机体主要器官系统影响的目的。
一般药理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精神神经系统
常用动物:小鼠
观察指标:行为学变化、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作用。
2、心血管系统
常用动物:大鼠、犬、猫等
观察指标:血压、心率、心电、血流动力学变化等
3、呼吸系统
常用动物:犬、猫等大动物
观察指标: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类型等。
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是根据局部用药部
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设计的。
涂剂、擦剂
皮肤用药 膏剂、凝胶剂
其他透皮吸收制剂
常用局部用药制剂 滴眼剂、滴鼻剂
喷雾剂、肌内注射
直肠和***制剂
第十九章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第一节 皮肤用药的毒性试验
一、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等构成
皮肤覆盖全身。
表皮较薄,-。
角质层
表皮 颗粒层
生发层
真皮依附于皮下组织,厚约2mm。
胶原
真皮 弹性硬蛋白
纤维母细胞
二、化学物质对皮肤毒性作用的类型
(一)皮肤原发性刺激
指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引起的病理学反应。原发性刺激的表现:红斑、水肿、水疱疹、溃疡、荨麻疹等
作用机理:1、直接刺激作用
2、使皮肤表面蛋白质变性
药物: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重金属等
(二)皮肤致敏
作用机理:变态反应
药物: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麻药、消毒药等
(三)皮肤致癌
三、皮肤用药毒性试验
(一)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2、试验材料
(1)动物:成年健康家兔、豚鼠、大鼠
(2)药物制剂:膏剂、液体制剂、粉末
3、试验方法
(1)剂量:3个剂量组
(2)给药途径:将药物均匀涂布于动物背部皮肤(经脱毛处理)
(3)观察指标:全身反应、死亡情况、各系统变化、剖检变化
(二)皮肤用药长期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皮肤长期接触受试药物,经皮肤渗透或吸收后对机体产生的异常反应及其可逆程度。
2、试验材料
(1)动物:成年健康家兔、豚鼠、小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制剂、粉末
3、试验方法
(1)剂量:3个剂量组
(2)给药途径:将药物均匀涂布于动物背部脱毛区,每日一次,每次至少接触6小时
(3)观察指标:全身反应
第二节 眼睛用药刺激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眼睛接触受试药物产生的刺激 反应情况。
2、试验材料
(1)动物:成年健康家兔
(2)受试药物:原液或原
3、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1个剂量组,1个对照组
(2)给药方案:将药物滴入或涂敷于动物一侧眼结膜囊内,另一侧作为对照。
(3)观察指标:6、24、48、72h、7d观察眼部反应情况(具体观察评分方式见书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