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周庄建筑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41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周庄建筑赏析.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4/1 文件大小:4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周庄建筑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发展, 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 西化的建筑使我们的我国原有的建筑特色在被掩埋。建筑的新发展固然让人欣喜, 但是传统的建筑的湮灭令人十分痛心。今日的中国, 无论走到哪里, 都是清一色的平房、商品房和办公楼。传统建筑特色就不能在发展中继承, 或者融合?因此, 为唤起更多人对传统建筑的重视, 表达我对传统建筑的尊重,本文将要走进周庄,欣赏江南水乡的古建筑。周庄建筑赏析【摘要】本文以周庄明清时期建筑为对象,粗略的从其整体布局和少数部件简单赏析。关键词:周庄建筑整体桥周庄一、周庄概述周庄位于苏州昆山市, 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历史悠久。周庄西接京杭大运河, 东北接浏河,水运交通便利,明清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大镇。而今,周庄镇 60% 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 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 60 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 14 座各具特色的古桥。[1] 周庄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就很好的描述了周庄生活和建筑与水融合的特点。二、从整体看周庄的秩序从图中可见, 周庄河港纵横, 湖泊星罗, 各年代的建筑依水而建, 成团块状。在聚落的外围, 沿水道向外延伸。鸟瞰图下周庄格局规整。这主要是因为旧时“密布的水网被当地百姓用作交通运输的孔道, 舟船就是他们生产、商业、生活服务与交通的运送工具。一些位置合适的河道交汇处往往形成集市,这形成了日后城镇空间的骨架。出于商品交易的需要, 城镇一般以河港的交汇处形成中心,街巷沿河道排列,构成了河街平行的交通体系, 两岸散布着水陆码头, 街畔商铺鳞次栉比”。[2] 这正说明着自然环境影响着建筑的布局。行走在小巷里, 感觉像是穿越回到了过去, 回到了埋没在历史风尘中的明清。时间像是凝固在周庄凝固了。清石瓦,白围墙,窄窄的小巷。沿着街走,商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都是传统的江南民居,显得很有秩序。据了解,这是因为清代的古建筑大多遵循着通例,它 2 规定了古建筑各部位之间的大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关系, 使得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保持统一风格。这是一种美的比例与秩序。杨柳垂荫的石板路, 一座座老房子, 一间间杂货店, 有各式各样卖苏绣的店铺, 也有酒吧、概念书店、奶茶店。我想: 在周庄拥有一家店该是多好, 每天早早开了门, 就静静坐在门口,倾听时间的声音。三、桥与亲水平台周庄至今仍保存着建自元明清时代的石桥 14座。双桥、富安桥、贞丰桥、福洪桥和新建的急水港大桥可谓是周庄桥的代表。双桥一横一竖,形像钥匙;贞丰桥与迷楼掩映,相得益彰;洪福桥桥身镂刻着对称的花纹,造型别致。值得一说的是福安桥,始建于元朝,清朝重修。它是单孔拱桥,东西有阶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茅以升说:“桥要像条纽带, 把两头的路, 连成一体, 不因山水阻隔而影响路上交通。……如果能把桥造得像路一样,也就是说,造得有桥恍同无桥,这造桥的本领就够高了。”走在周庄里, 桥路相连, 常常是从石板路走到河边, 一条小桥, 轻盈的跨过河道, 紧接着又是石板路。走在周庄, 仿佛桥就是路, 当真达到了一种无桥的境界。桥下碧水泱泱, 两岸绿树掩映。人在桥上行走,水在桥下流过,船在桥洞中穿行。周庄与水的交流是如此的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