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把握规律
1、哲学中所讲的运动指什么?它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把握规律
1、哲学中所讲的运动指什么?它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什么关系?
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P31)。
它和具体科学中的运动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世界上存在不运动的事物,对吗?有哪些运动的基本形式?其载体(主体)是什么?
不对,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
机械运动——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原子、离子等
生物运动——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生产方式
人的思维活动——人脑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载体,主体)。
两种对立的观点:
(1)离开运动谈物质(否认物质的运动性,把物质当成绝对静止)是 的观点;
(2)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把精神当成运动的主体)是 的观点。
3、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4、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岳麓书院在岳麓山上,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4、运动和静止是什么关系 ?
(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运动:P31
静止有两方面的含义:P32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刘德华的运动、静止图
刘德华几十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变化的过程。
几十年内,他是刘德华、不是黎明、张学友……
绝对运动
相对静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常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 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以每秒800米一900米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下来,而在它的射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只有每秒40米。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
(1)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飞行员能抓住子弹说明了什么?
(1)材料中的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
(2)静止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材料中“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速度相等”,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而言,则是静止的,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弹。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运动:P31
静止有两方面的含义:P32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运动:略
静止有两方面的含义:P32
②特点不同: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二者的联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在运动和静止上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
两种对立的观点:
(1)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2)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6、谈谈你对《易传》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它表明了什么?什么是规律?规律与规 则、纪律有什么不同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每天太阳下山月亮就升起,每天月亮消失太阳就出来。日月更换的过程中就成就了明天。冬天走了夏天来,夏天走了冬天又出现,冬夏交替预示着岁月变迁。
二、规律
1、规律的含义:P33
固有的——客观的、不是主观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理解
本质的——不同于现象
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区别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