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何唯平:一流企业做标准
何唯平:一流企业做标准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发布日期:2022-7-14收藏
(查看中国沥青网全部图片新闻)
截至2022年,海川累计申请各类专利3745项,其中发明专利
何唯平:一流企业做标准
何唯平:一流企业做标准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发布日期:2022-7-14收藏
(查看中国沥青网全部图片新闻)
截至2022年,海川累计申请各类专利3745项,%。
(查看中国沥青网全部图片新闻)
“耐住寂寞”是何唯平的信条之一。
今年6月,记者在距离深圳近200公里的河源市采访期间,听到当地人讲述了一个深圳企业家的故事:2022年,一位深圳老板到河源某村庄扶贫,原计划捐款20万元,但到当地了解情况后,毅然决定捐款101万元。
这位捐款101万元的企业家就是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何唯平。
对于不少人来说,海川股份的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目前,海川股份的主打业务是与高速公路、环境等有关的新材料研发与设备制造。上海东海大桥路面、成都地铁、深圳地铁、水官高速和宝安大道、广东部分绿道等,都使用了海川的技术与材料。截至2022年底,海川累计申请各类专利3745项,%。
标准是引导高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工具,何唯平领军的海川公司在实施标准化战略过程中,不断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截至2022年底,海川股份主持、参与编制或修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69项,并参与了《国旗用织物》、《国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等国家标准的编制,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深圳标准”引领“深圳创造”
11010年,30岁的何唯平从上海来到深圳创业,一路从贸易公司、品牌代理做到自创品牌、自主研发。
在深圳创业的20多年间,何唯平曾作为国外工程材料代理商、国外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代理商、国外化工涂料代理商,实现了两次转变:一是实现了由贸易公司向以实施标准化建设为主的高科技企业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品牌代理向自主研发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与德,让他放弃了利润丰厚的贸易代理,坚持实施标准化建设走实业发展的道路。当时,何唯平在与德国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德国从十九世纪初相对落后的西方国家,发展为二十世纪初可以与英法匹敌的强国,与德国举国实施标准化建设战略是分不开的。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何唯平从此开始了一条更为坎坷的路。何唯平现在回想起来,海川最早从食品起家,后转到医药,再从医药贸易转到实业,“三级跳”走上“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之路,非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