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200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2/5/17 文件大小:2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谢学明
二OO 一年三月 田,下套管的对策是优先考虑机械损失,在所有的设计井中,由于井中润滑性好,预测指出 不用套管悬浮可将9 5/8〃套管下到总井深。
(4)尾管转动大位移井的完井方法要根据油藏和产层性质选择。在W井钻井技术
多目标井即在断块油田上钻一口可以穿过非垂直剖面上的多套含油、气层(多个目标区), 直到一口井顶替多口直井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通过两个 方面来评价:其一,要取得好的勘探开发效果,须严格控制井眼轨迹,以尽量占据构造高部 位,比直井能发现(或钻穿)更多的油气藏。其二,加强技术改进,采用优化方案降低钻井 成本,做到少投入,多产油。充分证明:对于复式断块油气藏,推广多目标井钻井技术,开 发断层遮挡的牙刷式窄油藏,能有效地发现油层,最大限度地动用地质储量,提高采收率。 能解决直井无法解决的问题,取得更好的勘探开发效果,从而实现一井代多井,少投入,多 产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一、多目标井设计
根据多目标井的特点,推出了常规二维多目标定向井设计计算公式,并编制了计算机程 序,根据给定的已知参数的不同,我们作了两种井身剖面的设计:第一种即给定造斜点的情 况,同时知道两靶设计方位或连线方位第一靶点位移A;第二靶点位移A"第一靶点垂 深第二靶点垂深造斜点井深Da,造斜率Kz,中第一靶点增降斜率KZ1,第一靶区和 第二靶区半径等相关参数进行设计;第二种情况是设计造斜点的情况。
1、第一种己知造斜点
= A - A,AH = H2 - H,
Se=A{
Rz =5730/虬
%、= 2妍'。•』D;+S:+2Rd /(2& -5J)

增斜段参数
Lz= Da+Rz 9 ^max
。=R ・ Sin %axSz =RJ1-cos%)
稳斜段参数Lw=』D;+S:-2R,Se
Q=久 COS%ax
Sw=%“・SinQmax
在中第一靶后,后续轨道的设计实际上是一待钻轨道的设计双靶连线井段设计可分两种 情况:一是两靶比较近;二是两靶比较远其设计方法有所不同。
对于两靶比较近的情况,较好的办法是采用均匀的增(降)斜率,改变井斜角,使之准 确钻达目标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计的参数是:两靶井段的造斜率该有多大;两靶井段 井眼长度有多长;钻进这段井眼时井斜角的增量应为多少。
设计已知条件是,钻达第一靶点的规定井斜角,两靶之间的垂增和平增,待求参数计算 公式为:
. 仁 AA _△a倾=2arctg ―― - 26Zmax
△H° 7ah2+aa2
△a【
2 sin——
2
71
△L&ii ='成^
R如式中:
AA:两靶之间的平增;△H:两靶之间的垂增;
血:井斜角增量;
Rdai:两靶之间的曲率半径; \Ldai:两靶之间的段长。
在以上公式中,若八。如>o,R如>。则表示两靶井眼之间需要增斜,否则,需要降斜,若 血=o,表不稳斜钻进即可。
两靶连线比较长的情况下,最好不采用单一井段形状,而应先根据给定条件,集中力量 改变井斜角,然后稳斜钻达目标点。
设钻达第一靶时的井斜角为。max,两靶连线的平增和垂增为给定增降斜率,可 以求得两靶之间的最大井斜角,AA
a、= arctg$6 AH
若,表示两靶之间的井眼需要降斜;若久>%mx,表示两靶之间的井眼需要增斜。
两靶之间的段长为:
l = 7ah2+aa2
两靶之间井段井斜角的增量为△《血,可用下式求得(以增斜为例):
式中:
H()i =&COS|Qmax-% I A)i =Lsin|«max-«v | 或等于氏,或重新确定的增斜率。
max
稳斜段的井斜角为名〃 =«max +\a心;则两靶之间井段的长度为:
△a・Ro】

Jh(《i + A(《] _2R()]A
oi
2、造斜点未知的剖面设计
根据“多目标井”特点,我们采用“直一增一稳”三段制剖面,推出了一套井身剖面设 计计算公式,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从而选择造斜点,造斜率及稳斜点。设计时,在进入目 的层前100-150米进行稳斜钻进,以便进行井斜及方位的调整。
多目标井井身剖面设计计算特点是,根据地质资料给定第一目标点垂深田,闭合Ai,第 二目标点垂深H2,闭合距A2,计算出最大井斜角am。
I AA, | A. - A. am = TA/ —= TAN「' 二——AA]H2 - Hx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确定进入第一目标点前稳斜段长dL (一般取100米〜150米),计算出△外=
M =dL-sin %iax
AH],即为进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