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荔枝核功效、主治、临床应用.ppt

格式:ppt   大小:4,157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荔枝核功效、主治、临床应用.ppt

上传人:南北旺 2022/5/17 文件大小:4.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荔枝核功效、主治、临床应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荔枝核功效、主治、临床应用
古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起吃荔枝,人们常将荔枝核随手丢弃,实为可惜,殊不知荔枝核也是一味中药。《药性歌括四百味》谈到,“荔枝核温,理气散寒,疝瘕腹捣碎后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先拌盐水后炒药: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定量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完全吸尽,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或炒干,取出放凉。
【性状】本品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直径1~。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棕黄色。气微,味微甘、苦、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研末,-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无寒湿滞气者勿服。
荔枝核蜜饮
材料:
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
(1)将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
(2)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
(3)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
(4)早晚2次分服。
健康提示:
本品能理气,利湿,止痛。主治各类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荔枝核海带汤
材料:
荔枝核、茴香、青皮各5钱,海带50克。
做法:
将所有材料加适量水煮成汤即可。每日饮用1次,可以改善肝硬化现象。
荔枝核散
材料:
荔枝核60克,炮山甲15克,黄酒少许。
做法:
将荔枝核、炮山甲一同研成细末。每天2次,每次服9克,用温黄酒送下。
功效:
适用于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治疗。
荔枝核葛根羹
材料:
荔枝核15克,葛根10克,山药60克。
做法:
将荔枝核、葛根、山药分别洗净,晒干或烘干,敲碎或切碎,共研成细末,用温开水调匀,呈稀糊状,置小火上制成黏稠羹。早晨空腹服用。
功效:
适于各型糖尿病。
荔枝核研细末降糖
中医认为,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痛、胁痛及疝气等病症。
近年来研究表明,荔枝核中所含的皂甙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临床应用单味荔枝核辅助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2型)糖尿病有较满意的疗效,能较好辅助降糖,治疗中未见副作用发生。
方法:取荔枝核烘干后研为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荔枝
荔枝比较常见的品种有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红、兰竹、陈紫、挂绿、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罂等十三种。当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之称。 惠阳镇隆桂味,糯米糍更为美味鲜甜。
食用价值
荔枝所含丰富的糖份具有补充能量,神疲等症状;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食物搭档
1、荔枝+红枣:荔枝含有丰富维生素,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微循环;红枣有养血补血的作用。同食,可起到更好的补血及美容养颜功效。
2、荔枝+绿豆汤(绿茶、凉茶、淡盐水):荔枝食多上火,而绿豆汤(绿茶、凉茶、淡盐水)是败火之物。同食,能减少上火的影响。
食物搭档
3、荔枝+水产(禽类):荔枝入菜,一般与水产或禽类等“白肉”搭配:一是因为色泽的考虑;二是因为这些“白肉”在口味上也容易和荔枝相互烘托。其中最适合的就是海鲜,因为海鲜的寒性恰好可以中和荔枝的热性。
食用禁忌
1、荔枝-黄瓜、南瓜、胡萝卜、动物肝脏
黄瓜、南瓜、胡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C分解酶,会破坏荔枝中的维生素C,动物肝脏中的铜、铁离子也能破坏荔枝中的维生素C。荔枝与这些食物同食,会使原有的营养价值降低,所以不宜同食。
2、荔枝-李子
二者均性温,多食容易上火,同食,更易上火。
注意事项
1、食用方法:在吃荔枝前后适当喝点盐水、凉茶或绿豆汤,或者把新鲜荔枝去皮浸入淡盐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虚火,还具有醒脾消滞的功效。
另外,用荔枝壳煎水喝,能解荔枝热。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300克,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枚。
注意事项
2、宜食人群:荔枝适宜体质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贫血者食用;适宜脾虚腹泻或老年人五更泻、胃寒疼痛者食用;也适宜口臭者食用。
3、忌食人群:荔枝性热,出血病患者、妇女妊娠以及小儿均应忌食。凡属阴虚火旺体质者忌食;糖尿病患者忌食。荔枝不可多食,多食发热;老年人多食荔枝可加重便秘。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或有急性炎症时,也不适宜吃荔枝,否则会加重病症。
药用价值
【药材类别】: 果实/种子类。
【性味】: 甘;酸;温
【归经】: 脾;肝经
【入药部分】: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枚;烧存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