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doc

上传人:晴雯 2022/5/1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
丁建军 2004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世界工厂”。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状况堪忧,目前世界前50名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我国每年出口400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
丁建军 2004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世界工厂”。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状况堪忧,目前世界前50名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我国每年出口4000多亿美元的商品中,标有我国自己品牌的商品仅占1/3左右;有1/3的商品没有品牌:有1/3的商品打的是外商的品牌。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竞争力就是品牌竞争力,一个品牌不仅是一种商品的标志,而且是产品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程度、文化内涵的综合表现,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实力及信誉、创新能力和服务特色。
中国要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注重对品牌国际化营销的研究。

,形成独特风格

相关统计资料也表明,产品的品质好坏约有70―80%在设计时决定。我国很多产品,有的质量也相当不错,但进入国际市场就是竞争不过国外产品,关键在于国外产品很重视设计的细节,依靠其独特的观念、风格和功能来贴近大众的消费,而我们的产品总体上设计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往往是重功能,重色彩,款式少,普遍在情感化、区域化方面考虑得很少。外贸企业要将工业设计放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努力创新求变,以新、奇、特的个性,走向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

,参与正面竞争

质量是成就品牌的前提,随着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全球工业正在向标准化进展。我国外贸企业只有以国际标准组织(ISOC)制定的标准来控制产品的生产,才能取得领先的产品质量,同时,还要注意相关的环保标准和劳工标准,进而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参与世界市场的正面竞争。再者,我国企业要积极采用精确的、量化的数据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培育国际化标准的人力资本等。

,消除沟通障碍

品牌翻译,是我国外贸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尤其是我国独特的汉字文化背景,加大了品牌国际化时的识别难度。当国内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译成外文时,既要兼顾外国消费者的文化、生活****惯和审美心理,注意进口国的民族忌讳,又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同时,还要注意音译和意译相结合。外贸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要针对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文化风俗来翻译品牌之名,而且翻译名不能仅仅局限于字数、音调、平仄上,还要在意义上做文章,消除沟通障碍,有利于品牌形象在全球市场传播,开拓国际市场。

,排除文化隔阂

“全球思考,本土行动”。品牌的国际化,也就是品牌的本土化。行销的本土化可以使生产成本降低,用户得利,缩短周期,也使沟通和双向反馈更为顺利。同时,也可杜绝文化隔阂,减弱消费者对外来品牌抵触的心理,绕过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弥补国内企业国际商务人才的匮乏。因此,我国企业只有摆脱地方性价值观念,寻求其身份的新模式,追求行销本土化,重视文化需求的现实性,我国的品牌才可能打入世界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