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racyx 2022/5/1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画》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画》教学设计
汝城第一完全小学 朱满珠
教学目的
1.会认“远、色"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辶、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古诗《画》教学设计
汝城第一完全小学 朱满珠
教学目的
1.会认“远、色"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辶、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练****朗读、认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画,收入诗句
1.呈现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画》的20个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小朋友,大家看到了什么?
(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师:会认这四个字吗?(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师: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那么直接引导学生和书上的《画》比较)(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读诗
师: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
师: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
二、 初读正音,突出重点
1.学生自读诗句,用铅笔标出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自读,同桌互读互考。发现不对的,同桌教读。
3.全班齐读,轮读。
4.老师用生字卡片个别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近、春、人”是前鼻韵母,“声、惊”。(精品文档请下载)
5.学生自由读,重点抽读,抽读重点。用生字卡抽读,主要抽读“声、春、近、人、惊"等5个易错的重点字;再抽读学生中平舌翘舌、前鼻韵母发音不准的重点学生。全班齐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提示新的偏旁:“辶”叫“走之旁";“ 忄”叫“竖心旁。
三、 背诵诗句,领会其义
1.看谁背诵得最快。(学生自由背诵)
2.背得不错!你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想反)
师: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师: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老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人来鸟儿惊。”)(精品文档请下载)
3.读一读,看看两道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 人来鸟儿惊。
(待学生发现交流后)师总结性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风光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风光却刚好相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