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激励.ppt

格式:ppt   大小:960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激励.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5/18 文件大小:9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激励.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组织行为学第五章激励
二、动机
需要只有转化为动机才能成为推动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需要是行为产生的最终原因。
1、动机的概念
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之后,并且在这种需要未满足时,就会处于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产天获得的。
4、管理应用
通过满足员工需要来激励员工。
员工的需要
工作行为
工作结果
需要满足
需要与工作结果的关系
讨论
一家IT企业在员工餐厅里留有一面墙壁,专门供员工留言、签名,以此加强上下级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释放自己的能量,创造更大的价值。
问题:怎样用“需要层次理论”或“ERG”理论解释本案例中的现象?
三、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Mclelland)教授提出。
1、理论要点
麦克利兰指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人的高级需要可分为三类:
权力需要——表现为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对政治感兴趣,谋求获得领导地位
归属需要——表现为人与人间的友好情谊,希望与别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交中寻求满足。
成就需要——发挥自身能力,追求在事业上的成就。
2、主要观点
对不同的人,需要的排列顺序和所占比重不同。
成就需要=f(直接环境×个性)
组织的成败取决于其中高成就需要的人数,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文化中的成就动机先于以后的经济发展。
一个人是否关心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代的教育与环境。
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训练而获得。
成就需要受到组织管理状况的影响。
3、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有以下特征:
(A)不回避风险(对风险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敢于负责;
(B)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全神贯注地完成工作;
(C)重视内在激励,在完成工作中获得满足;
(D)重视工作中的信息反馈,关心生产,也关心员工。
意义:
该理论指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在组织中起着导向作用,能导致高成就组织的产生。
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出富有创造精神和高成就需要的人。
高成就需要的人,不是与生俱来的。组织应当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4、管理应用
对成就需要较高者,提供有挑战性和一定风险的任务。
对成就需要较低者,安排一些常规任务。
给员工提供机会,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四、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学者赫茨伯格(Herzberg)提出。他运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分析职工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因素是什么,提出这一理论。
1、理论要点
影响人的行为的需要有两种因素,即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管理制度、安全保障、人际关系等。这些条件的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使其非常满意。
即 不满意→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 指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上下级的信任、业务的发展和职务上的晋升等,这些因素的满足会使职工满意。
即 没有满意→满意
2、主要观点
(1)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2)满意与不满意的关系:
保健因素:不满意→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没有满意→满意
(3)内激励与外激励
从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
工作以外获得的间接满足
3、管理应用
识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不能忽视保健因素
注重内激励。运用双因素理论改进工作设计,实现工作的扩大化和丰富化以及弹性工时等。
霍桑实验
20世纪20年代,位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有这样的现象:
工厂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本应该使该厂的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事实上工人并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成绩也不佳。
1924年,由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赞助的研究计划开始在霍桑工厂实施。1927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lton Mayo)加入霍桑实验,开始第二阶段的实验工作。
照明实验:控制组的照明条件始终不变,试验组的照明亮度逐渐减弱。结果:两个组工人产量相同并一直上升。
继电器装配室实验:让一些继电器装配工人脱离工头独立工作,进一步试验改变工资支付方式和改善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生产量一直上升。
取消试验措施回到以前的工作条件,但产量仍然上升。
访谈计划:研究人员对两万多名员工进行访谈,采取各种方法让员工“发泄”不满,结果是员工精神舒畅,感到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这类激励理论侧重研究对激励理论的认知过程。即激励发生的过程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964年由弗鲁姆(Vroom)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其理论的模型由三个因素组成,效价、工具性和期望。
效价——指个人对某种结果效用的价值判断,其取值范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