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激光散斑及其应用
(凝聚态物理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相干光射到粗糙表面上时,由于散射单元的分布完全任意,导致散射光到空间各点的位相差随机分布,因此干涉图样随机分布,形成激光散斑。本实验通过设计光路,观察到激光散斑的图像;并且移动被测激光散斑及其应用
(凝聚态物理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相干光射到粗糙表面上时,由于散射单元的分布完全任意,导致散射光到空间各点的位相差随机分布,因此干涉图样随机分布,形成激光散斑。本实验通过设计光路,观察到激光散斑的图像;并且移动被测物体,在干板上产生散斑对,即微小杨氏双缝,通过设计读出光路,观察到干涉图样,根据干涉条纹间距计算物体的微小位移,得到的误差不超过5%。
实验原理
激光散斑的形成
一束激光照射到一粗糙表面上,如毛玻璃,在毛玻璃后面放一屏幕。仔细观察屏幕,会发现屏幕上的光强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极多的毫无规律的随机分布的斑点。当毛玻璃移动时,这些随机分布的斑点会发生变化。这些随机分布的斑点就是激光散斑。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激光具有极好的相干性,而一个粗糙表面可以看成是许多彼此独立的散射单元。当一束相干的光射到这些散射单元上时,每个散射单元都有散射光到达空间一点P,这些光彼此间有一定的位相差,因而在P点发生干涉。同样在空间个点都会发生散射光的干涉。由于粗糙表面上散射单元的分布是完全任意的,因此,散射光到空间个点的位相差是随机分布的,干涉图样也是随机分布的,极大与极小的分布毫无规律,这就形成了激光散斑。这种散斑是全空间分布的,非定域的,故称为空间散斑。
图1 空间散斑的形成
图2 象面散斑的形成
还有另一种形成的散斑。如果一粗糙表面经过透镜成像,则物面上的每一个点在象面上都有一个相应的扩展函数。物面上相邻 若干点在象面上对应的扩展函数彼此发生重迭,即物面上相邻的若干个点发出的光在象面上一个小区域内重迭。这些彼此重迭的光之间有一定的位相差,在象面上产生干涉。由于这个位相差是随机分布的,因此象面上的干涉图样也是随机的。这样形成的上那边叫象面散斑。象面散斑是定域的干涉(如图2)。
由上面的叙述可知,如果透镜的分辨率极高,物点的扩展函数成为函数,则若干相邻物点的象不发生重迭,因此就不能形成散斑。这是象面散斑与空间散斑的区别之一。
由于散斑分布是随机的,其分布规律的严格讨论要用统计理论,这里不作详细叙述。如果希望深入了解,可以参阅J. C. Dainty编写的《激光斑纹及有关现象》和M. Francon编写的《Laser Speckle and Application in Optics》。
详细的讨论可以得到散斑有一平均直径,L如图1,图2所示。对于空间散斑D是粗糙表面被照部分的直径,对于象面散斑D是透镜出瞳的直径。
散斑对的干涉现象及应用
由于激光散斑的存在,在全息照相及许多全息技术中,都会出现由散斑所产生的“噪声”,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消除散斑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散斑在某些方面也得到了应用。本实验中我们不讨论消除散斑的问题,而只介绍散斑的两个应用。
测量微小位移
在被测物体上固定一块照相干板,激光射到粗糙表面后再照射干板,曝光一次, 则干板上记录下一个散斑分布,设此散斑分布为。然后使被测物体做一微小位移,再做一次等时曝光,底片上又记录下一个散斑分布。由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