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讨10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
摘要:配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终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具有点多、面广、线长、走径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而且受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配电线路又直接面对用户端,供用电情况复杂,2)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4 1OkV配电线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1OkV配电线路对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可靠性是指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安装调试要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要可靠、运行维护要得当、系统应尽可能的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阐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5 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基本措施
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它该保护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也不能错误动作。
提高1OkV配电线路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基本措施主要有:加强可靠性管理,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重视技术进步,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设备装备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事故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加强对用户的安全管理,减少因用户原因造成的系统故障;提高全社会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减少因外力破坏造成停电事故的发生。
4 10kV配电线路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及故障分析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危害
1OkV配电线路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过电流
过电流,也称过负荷,即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是一种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由于过负荷,使元件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绝缘的老化和损坏,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故障。
电压升高超过额定值
1OkV电缆线路在过电压情况下很容易烧断。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同时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接地的两相电压升高3倍,很可能使绝缘薄弱的环节击穿发生事故。
电压降低
在电网电压降低的恢复过程中接在线路上的电动机都要自起动而吸收很大的起动电流,从而延长了电压恢复时间,使自起动的条件变坏,甚至使自起动成为不可能。低压运行会使电动机电流升高而烧毁。
电力电缆绝缘老化
当电力电缆经长时间运行绝缘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