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关于彝族的族源.doc

格式:doc   大小:58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彝族的族源.doc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2/5/18 文件大小:5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彝族的族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彝族的族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
彝族
彝族是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野、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散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
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高兴,节奏感强,往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关于彝族的族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
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众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烈。民间音乐
中的民歌和大众文学关系亲密,好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
《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成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别的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别。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朴朴素。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迫低落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有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别的,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
女.不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能够演奏。口弦是一种独到而简略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落。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利用口腔共识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
喜爱,其中不乏优异的民间月琴手。50年月.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
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
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
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喜场面中常有的舞蹈如
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奋。
丰产的欢喜,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
彝族的民歌音乐存在三个色彩区:四川凉山和云南宁蒗的大小凉山,云南的中、南、北部,贵州六盘山和毕节地区。凉山彝族的山歌称“丫”或“丫合”,独用假声或小嗓的高腔唱法,调式常有交替或游移现象。由
于当地生产力低下、群众的生活特别困苦,倾诉悲惨生活、盼望自由的“撒朱合”(诉苦歌)山歌特别多。别的,凉山彝族的叙事歌、婚嫁仪式过程
中的“媳谐尼几”(婚嫁歌),以及由“阿冉妞”作为特有歌头词句贯串的“古朱合”(情歌)等歌种,也很有代表性。其中,意为“妈妈的女儿”的《阿莫里惹》,表达历史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等长篇叙事歌,也都是彝族大众文学中的杰作。
云南彝族的支系十分复杂,音乐也各有特色。流传在红河地区的“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和四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大
关于彝族的族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
型多段套曲,多为男女在“吃火草烟”这类社交风俗活动中演唱。它的歌
词用汉语,篇幅长大、构造复杂、演唱形式多样,在我公民歌中亦特别罕
见。其中,历史渊源流长、旋律优美悦耳、演唱标新立异的海菜腔在国内
外享有盛誉,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至于贵州
的彝族民歌形式多样且带有地区特色,民间常按大、小的分类观点区分为
山上唱的和家里唱的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歌会、歌节上按一定程式对唱或
独唱的“曲谷”和用汉语唱彝歌的“霎叉”,后者包括婚礼各环节伴娘考
问接亲人的“骂挪”、“搓果朴”、“鲁果朴”,宾主互祝的“鲁外”,
新娘出嫁前的“曲介”等婚礼歌,以及统称“褃合”的丧事歌、叙唱民间
故事和历史神话传说的“走谷”等等。
彝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有载歌载舞的歌舞和以乐器伴奏的乐舞两类。
前者最著名的如“打歌”、“跌脚”等,节奏鲜明、音调明快;后者因伴
奏乐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较具代表性的有“跳乐”、
“烟盒舞”等。1950
年月以来,彝族地区又出现由叙事歌发展而来的说唱“甲苏”和“四弦弹
唱”,以及音乐源于民歌、歌舞曲和器乐曲的彝剧。这些新的艺术样式大
大丰富了彝族人们的音乐生活,并使彝族的传统音乐焕发新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