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中旅游攻略玩! 一、褒斜道(门票: 10 元) 褒斜道因南口名“褒谷”(位于汉中市城北),北口名“斜谷”(在眉县), 沿谷成道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横跨秦岭, 连接关中、巴蜀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 又叫阁道。由褒谷口经留坝县东北, 越衙岭山, 至眉县西南的斜谷口,全长 250 公里,是一条很古的通道。古书称: “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至唐宋褒斜道是兵家行军必经之路, 同时又是商旅的要道。巴蜀的物产, 通过栈道运抵关中。唐在褒斜道上建了 11 个驿站。唐宋以后,由于连云栈道的畅通,褒斜道逐渐衰落。褒斜道地处秦岭深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水流湍急,树密草深, 开凿极为困难。从现存的遗迹看来, 铁器的出现方使褒道斜道的开凿成为可能。始建褒道时, 火药尚未发明,“石坚不受斧凿”, 人们只好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施工方法是: 先用火烧石面, 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激冲, 热石受冷裂肃。“遇大石塞路, 则所锤碎而通之; 遇峭壁悬崖,则在崖壁上凿孔,架横木,上复木板,钳钉以通之;遇沟险涧, 则石栏以通之。”楼阁的建造, 大多是在崖壁上凿成 30 公分见方、 50 公分深的孔洞,洞中插木柱、石柱,分上、中、下三排, 上排铺板成路、下排支木为梁。榫卯结合, 远望如空中悬阁。有的仅安横梁, 没有立柱,即《水经注》中所说的“干梁无柱式”, 多用于危险难以施工的地方。地址: 陕西省汉中开放时间: 全天旅游时节: 四季皆宜公交: 从汉中乘 23 路、 21 路、 102 路等至河东店下。出租车: 从汉中市政府出发约 公里,时长 5 分钟。二、紫柏山(门票: 40 元) 紫柏山位于留坝县西南, 与宝鸡市接壤。系秦岭主峰太白山支脉。海拔 1300 — 2600 米,山势巍峨壮观,山上古树多紫柏,故名紫柏山。此地雨量充沛、气候爽朗; 草木葱茂, 苍翠欲滴; 山顶云雾缭绕,山下溪水淙淙,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紫柏山岩谷地貌奇异, 自然风景秀丽, 野生动植物较多, 森林覆盖面积 4000 公顷。山下张良庙背靠紫柏山, 其最高建筑“授书楼”屹立山颠,掩映在紫柏青松之间,隐现于云海雾涛之中,雄伟壮观。地址: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城关镇南环路 105 号开放时间: 08:30 — 18:00 ; 停止售票时间: 16:00 旅游时节: 四季皆宜,夏季花草繁茂,适宜避暑。交通提示: 汉中中心广场乘坐汉中——留坝的客运班车, 到达留坝县城,改乘公交车或者景区客运班车,然后到达紫柏山景区。三、拜将坛(门票: 20 元) 拜将坛亦称拜将台, 位于汉中石城南门外。南环中路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 3 米多,面积为 7840 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史称: 韩信足智多谋善用兵, 为萧何赏识, 向刘邦推荐,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并采纳了韩信迎三秦东向以争天下之策, 完成了西汉统一大业。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 台场平坦宽敞, 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 东碑阳刻“拜将坛”3 个字, 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 个字, 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 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北台上建有一亭, 顶部是斜山式。斗拱飞檐翘角, 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 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 地址: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将坛中路开放时间: 8:00-17:00 旅游时节: 四季皆宜。交通提示: 市内乘坐 5 路公交可到达。四、武侯祠(门票: 60 元) 公元 236 年, 即诸葛亮死后第 29年, 刘禅才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 碑石林立, 上刻历代文人墨客及军政名流诗词歌赋。后檐柱悬挂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对联:“大名垂宇宙, 遗像肃清风。”大殿正中神龛上端坐诸葛亮塑像,极显慈祥睿智。他左手持六韬兵书, 右手抚膝。琴童书童待立身旁, 一持宝剑一捧印绶。龛下关兴、张苞护卫在侧。神龛上方蓝底金字匾额上“忠贯云霄”4个楷体大字为清代嘉庆八年( 公元 1803 年) 皇帝领琰御书于皇宫,“驿发”到勉县,由钦差工部侍郎来勉县代表皇帝将匾悬挂于此的。大门两侧有联道: “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此联道出了诸葛亮临终时的旷古遗憾。武侯祠自魏晋以来, 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唐朝李商隐、宋朝陆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祯等, 都曾来此赋诗题字。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 60 多通,匾30 多方,联 20 余幅。在众多石碑中, 首数唐贞观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