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法学方法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学方法论.docx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22/5/1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学方法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法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是指对法律讨论方法的讨论,法律讨论包括法学理论的讨论和法律操作的讨论,而后者又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思维方法。
方法,在古希腊语中,即“通向正确的道路”之意。
一、法学的性质及其方法项讨论就是科学讨论:1)为了小区的平安,讨论这样几种方法的选择,是增加警察的数量或进行巡逻的次数,还是增加小区路灯的量度,讨论结果是后者。2)讨论偷窃啤酒中的证人作证的几率,发觉在场的人数与作证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比率关系。在这种意义上,伦理学、数学、规律学等都不是科学。由于规律学和数学并非实证讨论,无须进行试验,它们讨论的不是事实或阅历,而是纯形式,是符号之间的规律关系。当然,辨明一个学科不是科学,决非意味该学科不重要。
4
在这个意义上,存在社会科学,而没有人文科学。人文由“Humanity”而来,是和神学相对立的学问体系,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科学始于19世纪,由孔德创立,他论述了静态的社会静力学和动态的社会动力学。
这种科学观的内部也存在着分歧。如证明主义与证伪主义。证明主义是主流的评判,即使用了实证方法得出的结果还不算真正的结论,需结果可被证明。而后期的学者波普尔则创设了证伪主义。即能被证明未必就科学,能够进一步被证伪,才是科学。如算命天宫图,能被证明,但永久不能被证伪,它永久有其解释的方法。那种能解释和允许任何事情发生的辩证法是最可怕的。
6
第三种科学观(我国流行),认为科学是理性的最高体现,运用理性的方法讨论即是科学。这是最广泛的科学观。依此,与迷信和宗教相对立的东西都是科学。其标准在于理性的有无。其结果是科学成为一种泛滥的话语。它同时向四种讨论方法开放,即阅历方法(观看试验),形式化方法(依据规律规章进行形式演算的方法),思辩方法(跳出阅历世界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运用这种方法),规范性方法(进行价值评价)。但问题在于,这四种讨论方法之间不行通约,无共同性。这种科学观,从语义学分析看来,是应当抛弃的。由于它造成了误会和混乱。神学和自然科学都属科学,但神学家之间的争辩是关于应当如何的争辩,与事实没有必定的联系,他们之间不能通约;而科学家
则通过进行试验而达成共识,他们之间可以通约对话。这种科学观,导致科学成为一个“杂货店”。
我国存在三个关于科学的误区:误区之一,科学等于正确。科学不等于正确,正确也不等于科学。这是以图腾崇拜来崇拜科学。全部科学不过是对事实的临时性解释,换言之,科学的确追求正确,但并非追求终极的、不行转变的结论。科学精神是怀疑一切。随时预备被证伪。马克思具有科学精神,他不仅怀疑别人,他连自己都怀疑。西方人说,存在三个马克思:一是,青年马克思;二是,中年马克思;三是,老年马克思。三种不同的思想之间存在着的断裂,是不断怀疑自己的结果。其晚年可能怀疑中年的生产力打算一切的论断。生产力要成为打算性因素必需有一个条件,即消失以追求财宝为最大欲望的人。全部的社会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没有什么是最终极的打算性因素。科学是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科学的态度是,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为什么这么说。相对来说,以阅历材料、观看试验为基础的科学是牢靠的,科学是一种假设。
6
误区之二,科学等于有用。科学不等于有用,有用不等于科学。有些科学理论的论证和推演,是无用的“垃圾”。但它们呈现了用科学的方法规律去推演结论。
误区之三,科学等于善。这是一种浪漫的理解,求真等于求善,科学不肯定是善。
2、法律是理性,还是情感?
流行的观点认为支撑法律的是理性。但是否在法律中,就只是理性起作用?情感起何种作用?比较而言,自然科学中,情感并非不发生作用。如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喜爱的情感。但它是从科学的外部起作用,在科学内部是不起作用的。而人文学科,情感起着特别强大的导向作用。情感是基石。
道德因素,是情感。道德信念,传递着一种情感。理性是以情感为基础,由此产生对命题进行理顺的过程。理性的作用,是将情感的药包上糖衣。人是一种没有推理力量而又偏爱推理的动物。
何为理性?语义分析的基本命题,是避开定义。重要的是,把握如何使用该术语。如某人有理性,某杯子无理性,这就是关于理性的正确用法。这里须留意,存在哪些因素影响术语的运用。最基本的理性的含义,是从一个前提,合乎规律地推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7
何为情感?情感无须理由的支撑和证成。法学理论,情感作用如何?帕雷托的剩遗物和派生物理论是一个特别具有启发性的方法论。理性是一个中性词,所以,非理性也非贬义词。非理性即情感,换言之,无须理由来支撑。根据上述学说,人类行为分为规律行为(理性行为)与非规律行为(非理性行为)。非规律行为类型有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