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明确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异同。
2. 品味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 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4. 培养学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 间
地 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下午4点40分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30日 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新的一天来临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7月1日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文中交代每一事件的时间细节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文中共写了哪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第一次降旗: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降旗:
3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标志: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文章是一篇特写性消息,也称作新闻速写、新闻素描。主要是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使某些精彩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分析本文四个主要场景构成:
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 ;
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15分, ;
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 ;
第四个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 。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举例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背景材料
作用
4段中对港督府的历代修建情况进行说明
第7段中2句
第11段写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
本文的写作特色
1.真实的再现性——场景描写
2.历史的厚重感——现实场景与历史背景材料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