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国家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ppt

格式:ppt   大小:4,638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2/5/19 文件大小:4.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优选)国家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
第一页,共二十九页。
本病的潜伏期为3-15天,一般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重症及非重症的临床表现。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发热期
极期
恢复期
病程
38
36
热退期
双峰热
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有预警征
无预警征
有预警征



疑似登革热
于登革热流行区居住/旅行
发热且满足2个如下标准:
、呕吐





实验室确诊登革热
预警征




,焦躁不安

7. HCT增加
8. 血小板显著下降

休克(DSS)
伴呼吸困难的液体积聚
2. 严重出血
通过临床医生评估

AST/ALT≥1000U/L
意识障碍、肾衰等
登革热±预警征
重症登革热
登革热±预警征的诊断标准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of Dengue.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1. 65岁以上老人;
2. 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4. 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 孕妇或婴幼儿等。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退热后病情恶化;
严重腹部疼痛;
持续呕吐;
四肢湿冷;
昏睡或易怒/烦躁不安;
明显出血倾向;
肝肿大>2cm;
少尿等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血小板快速下降(小于50×109/L);
红细胞比容升高(HCT>20%);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中毒性肝炎;
急性心肌炎;
二重感染;
输液过量;
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精神异常;
急性血管内溶血等。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WBC减少,早期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以中粒细胞下降为主。PLT最低可降至10×109/L以下。出血严重者HGB下降。
2. 尿常规:可见蛋白、红细胞、管型等。
:ALT/ AST升高常发生极期或恢复期;部分心肌酶及血肌酐升高等。渗出严重者血清白蛋白可降低等。
: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PT及APTT时间延长,重症病例凝血因子Ⅱ、Ⅴ、Ⅶ、Ⅸ和Ⅹ减少。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可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标本送检。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院应尽快检测,或送CDC检测。
急性发热期可应用登革热抗原(NS1)检测及病毒核酸检测进行早期诊断,有条件进行病毒分离。
ELISA及金标法检测Ig M/IgG 抗体,用于诊断或初次/再次感染判别。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初次感染患者,发病后3~5天可检出后IgM抗体,发病2周后达高峰,可维持2~3个月;发病1周以后检出IgG抗体,可维持数年。
发病1周内,在患者检出高水平的IgG抗体提示二次感染;也可结合捕获法检测的IgM/IgG比值进行综合判断。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CT或胸片可发现胸水或心包积液 ,部分病例有间质性肺炎表现。
B超可见肝脾肿大,重症病例的B超可发现胆囊壁一过性增厚,腹腔积液、盆腔积液。
CT和MRI可发现脑水肿、颅内出血、皮下组织渗出等。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叮咬史;
临床表现: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病原学检测阳性:IgM/G抗体、NS1及病毒核酸等
排除其他诊断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疑似诊断:有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WBC或PLT减少等。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
实验室确诊:疑似或临床诊断+ 急性期NS1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4倍以上升高等。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与基孔肯雅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鉴别;
与发热伴皮疹疾病如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伤寒、恙虫病等鉴别;
脑病表现的病例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鉴别;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明显者,与血液系统疾病鉴别。
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
第一步 综合评估:
,包括症状、流行病学、过去史和家族史
,包括全身体检和意识状态评估
,包括常规和登革热特异性检查
第二步 诊断,病程和病情严重性评估:
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