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泰安市岱岳区黄精产业发展现状.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泰安市岱岳区黄精产业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探春文档 2022/5/1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泰安市岱岳区黄精产业发展现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泰安市岱岳区黄精产业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泰安市岱岳区黄精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规划、加大扶持、科技支撑、创建品牌、协同发展等5个方面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下经济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确定了近、中和远期发展目标,把发展泰山黄精产业作为岱岳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黄精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业和加工业。
种植模式广
岱岳区依托环境条件和生态特点,遵循黄精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科学规划、总体布局。本着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建立“绿色岱岳、生态岱岳”。实施药藏于地、药藏于技战略,推进岱岳区黄精产业发展。根据岱岳区地形、地貌及森林和作物的分布特点,结合黄精的生物学****性,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确立了林下、大田、丘陵山地3种立体种植模式,产量可达2000~4000kg/667m2,收入达到6~8万元/667m2。
经营模式新
立足实际,创新产业经营模式。探索采用“公司+合作社+专业村+农户”的多赢模式,实行提供种源、培训、设备、技术、肥料及保底回收的“五服务一保底”的立体保障,确保村民有苗源、有技术、有销路、有实惠“四有”,坚定了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信心、决心。种植过程中,制定了泰山黄精种植和生产2项行业标准,严格参照规范标准组织生产,建立优质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全面推广种植中药材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科学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黄精的产量、质量和产值,提升了产业的效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优质种苗少,缺少繁育基地
目前泰山黄精栽培所需的种苗主要依赖直接采集野生资源或种植基地自繁自用,缺乏专业的种苗繁育基地。种植基地种苗的自繁自用无法保证种苗质量,尤其是利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造成种质退化,而且数量少无法满足种植需求。泰山黄精以根茎作种苗用,第1年种植时需要根茎150~200kg/667m2,按照近年来黄精根茎平均价20~25元/kg,仅种茎费用就高达4000元/667m2。优质种苗的缺乏,严重制约泰山黄精产业的发展。
基地规模小,缺少协调规划
黄精种植基地相对分散,规模较小,近50%,已有的基地主要在道朗镇和天平街道,少量在祝阳镇和夏张镇,呈现小而散的状况。同时大多数种植者仍凭经验进行种植,盲目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中药材产量高、品质低。基地基礎设施建设落后,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
产业程度低,缺少市场推进
目前,黄精种植只是处于小规模的种植阶段,还没有形成从最初的简单种植向深加工、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迈进,技术标准制定、有效成分提取,线上线下销售、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的全产业链还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吸引社会资本注资中药材产业方面做得不够,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的推进机制。
品牌影响弱,缺少优势品牌
泰山黄精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主要依赖于传统野生四大名药的优良品质,缺乏规模化栽培基地和有影响力的深加工产品。目前,虽有泰山黄精的保健产品问世,但缺乏特色产品、没有形成知名品牌。在保健品数量日益增加、质量日益提高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