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ppt

格式:ppt   大小:4,734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5/19 文件大小:4.6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漫画
国家
法西斯头目
法西斯主力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意大利
墨索里。
审设问
第(1)题要注意图片的注释“因股票交易破产”提示的信息,从而正确链接教材知识。第(2)题要注意材料中的“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便可知希特勒是进行欺骗性的宣传。由“土地”可知“剑”应喻指武力;“犁”即对殖民地有强烈需求的资产阶级。
扣教材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原因。
条理作答
(1)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最早发生于美国。标志是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股价暴跌。
(2)欺骗。“剑”指武力;“犁”指资产阶级。
[例] (2011·山东高考)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探究]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主要分析能力和史料鉴别能力。第(1)问从这种“中立”的后果来思考,注意要结合相关史实论述。第(2)问涉及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要明确史料不同于历史实物,具有主观性,不可盲信,所以要结合史实,去伪存真,辩证客观看待。也可多借助其他的史料多方加以佐证。
[答案] (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
思考: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
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参考答案:
1、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就确立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而德(日)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2、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抗危机力量。导致阶级矛盾强弱程度不同. 3、凡—华体系的影响。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也受到遏制,)因此德(日)要冲破它。美国是大战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因此要维护它。
4、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5、德法西斯势力强弱不同。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综上所述,美国尽管也出现了法西斯团体,但通过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开始逐步摆脱经济危机。德(日)两国则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成了世界人民最危险的敌人和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纳粹党旗、
军旗和党徽
纳粹党于1919年成立,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NAZI)为德语“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词缩写词的音译,
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受过初中教育,曾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一战期间,加入德军。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逐渐控制了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得德国国家政权,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身亡。
希特勒被关押了9个月。当时,他35岁,他在狱中写下了《我的奋斗》——一部夸张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在书中,他发泄了对民主政体、共产主义和犹太人的仇恨,还详细说明了战败的德国怎样才能成为“全人类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