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元宵那些事儿.pdf

格式:pdf   大小:10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元宵那些事儿.pdf

上传人:buhuixin1314 2022/5/19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元宵那些事儿.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元宵那些事儿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元宵佳节即将到
来,对关中地区的人们来说,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外,更重
要的事情就是挂起红灯笼,而随着“碰灯”的进行,也标志着
在红红火火中,年过完了。如今,虽然西元宵那些事儿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元宵佳节即将到
来,对关中地区的人们来说,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外,更重
要的事情就是挂起红灯笼,而随着“碰灯”的进行,也标志着
在红红火火中,年过完了。如今,虽然西安的大街小巷依然
挂着红灯笼,但有关灯笼的往事却越来越远。灯笼起源于何
时?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陕西人为什么有 “送灯”的****俗?
古老的灯笼面临着怎样的冲击?昨日,记者采访了灯笼文化
研究人士、摄影家鲁振田,请他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送的是灯笼,更是祝福
闹花灯是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从西汉到现在,从蜡烛
到光电灯笼,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从灯笼制作工艺的进步,
到形成独特的灯笼文化,以至成为新年****俗,灯笼不仅见证
了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沧桑,也见证了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
好的喜悦。鲁振田告诉记者,灯笼起源于汉,兴盛于唐,流
传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最早分为宫廷灯笼和民间灯笼,而民
间灯笼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宫廷灯笼的创作方法,“灯笼是
一种艺术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承载了亲情的传递。”
在陕西,流传着一句十分有趣的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
——照就(舅)”,鲁振田说这就是由关中民俗“送灯笼”引出
的,“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娘家人(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要选择在正月初二到初八中一天,给出嫁
的女儿‘送灯’。而出嫁的女儿有了孩子后,就变成了外公外
婆给外孙,或舅舅给外甥送灯,从零岁一直到十二岁,于是
就有了那句著名的歇后语。”他介绍说,送灯这一****俗古以有
之,伴随着灯笼的出现,送灯的****俗也就出现了。“对老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