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名称:
3需求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1,605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2017.12.12
文档名
环境需求
硬件设备:
机型、外设、接口、地点、分布、温度、湿度、磁场干扰等
软件:
操作系统
网络
数据库
Date
8
接口需求
有来自其它系统的输入吗?
有到e
28
(二)需求建模
Date
29
1、需求建模方法
基于结构化分析方法
基于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第10章)
Date
30
2、结构化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认为完成了分析任务?
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本质上都是发现用户的真正需求,在一些资料中把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为需求分析。需求分析说到底还是对问题域的理解问题。
结构化分析是要建立问题域的三个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当这三个模型准确地建立起来后,就可以认为已经完成了分析任务。因此,结构化分析实质上是一种创建模型的活动。
Date
31
结构化分析是一种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ERD — 建立数据模型的基础
DFD — 建立功能模型的基础
STD — 建立行为模型的基础
2、结构化分析方法
Date
32
2、结构化分析方法
DD — 数据字典:模型核心(中心库)
ERD — E-R图:描绘数据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DFD —数据流图
描述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的功能;
指明数据在系统中移动时如何被变换;
DFD中每个功能的描述包含在加工说明中。
STD —状态转换图
指明作为外部事件的结果,系统将如何动作。
Date
33
2、结构化分析方法
数据
字典
数据
流图
E-R图
状态转换图
加
工
说
明
控制说明
数
据
对
象
描
述
Date
34
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数据
字典
数据
流图
E-R图
状态转换图
加
工
说
明
控制说明
数
据
对
描
述
象
数 据 设 计
体系结构设计
接口设计
过程设计
分析模型
设计模型
Date
35
4、需求分析模型描述工具
功能模型
DFD
行为模型
STD
处理逻辑
IPO
数据要求
DD、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
ER图(数据模型)
Date
36
5、ER图
ER图的作用:
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通过实体(数据对象)、属性和联系描述系统中的数据及数据间联系,用于建立数据模型。
(1)实体(数据对象) :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且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它可以是人或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
例如:教师、学生、课程是实体。
实体用矩形框表示。
Date
37
5、ER图
(2)联系: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描述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框表示。联系有三种:
1:1(一对一联系)
例如:实体“校长”与“大学”之间的联系为“1:1”
1:N(一对多联系)
例如:实体“学校”与“院系”之间的联系为“1:N ”
M:N(多对多联系)
例如:实体“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为“M:N ”
(3)属性:属性是实体或联系所具有的性质。通常一个实体或联系由若干属性来刻画。属性用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Date
38
5、ER图
教
学
教师
学生
课程
课程号
课名
学时
学分
成绩
姓名
性别
职称
职务
学号
年级
系
性别
姓名
1
N
M
N
某校教学管理ER图
一个例子:
Date
39
6、STD图
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用于建立行为模型。
状态:系统的行为模式。分初态、中间态和终态。
事件:某个特定时刻发生的事情。是引起系统做动作或转换状态的控制信息。
Date
40
6、STD图
STD图:
表示符号:
实心圆——初态
同心圆——终态
圆角矩形——中间状态
箭头——状态转变方向
事件表达式——触发状态变换
STD原理图示
事件表达式
初始事件
结束事件
状 态2
状 态1
Date
41
STD图(例)
6、STD图(例)
Date
42
7、层次方框图
定义:用树形结构表示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是一种表示数据结构的图形工具。
(1)顶层,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
(2)中间各层,数据的子集划分。
(3)最底层,实际数据元素(不能再分解的元素)。
Date
43
7、层次方框图(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