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问答题及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问答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zhangshus 2022/5/20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问答题及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
部编版七上古诗词赏析
(翻译、选择、简答及答案)
课内古诗词:

一、观沧海/曹操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期中课外古诗词:
B错在“宁静”;C错在“春天盎然的生机”;D错在“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6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东临碣石”两句交代观海地点,也营造出全诗开阔雄浑的意境。
“水何澹澹”六句所写的秋景由盛转衰,诗人的内心也由喜转哀。
“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吞吐宇宙、包孕群星的博大胸怀。
“幸甚至哉”两句虽为套语,但在此诗中也能借以表达诗人豪情。
分析:B错在“由盛转衰”、“由喜转哀”。
10、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首句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观海。
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分析:B错在“万物凋敝”。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答案:G分析:A错在“特意”;B错在“大海宁静”;D错在“眼前”。。
1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
从诗中描绘的树、草、风可看出所写的是夏秋两季的景物。
“日月”“星汉”两句写出了沧海有气吞山河的气势。
文末两句用歌声表达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
答案:A。分析:B错在“夏秋两季”;C错在“气吞山河”;D错在“用歌声表达……豪迈之情”。
6
13、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临”与“凌”的意思完全相同。
1
沧海、树木、星汉均属于“造化”。
两首诗的观景都是由近观到远望。
都描绘了秋天大白然的壮美景象。
答案:B。分析:A项“临”本义“来到”,这里引申为“登上”;“凌”指“登上(峰顶)”,两者含义有差别。C项〈〈观沧海》是总览,〈〈望岳》是由远望一一近观。D项〈〈望岳》未点明季节。
14、下列与本诗所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水光滋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白草红叶黄花。
,浅草才能没马蹄。,却道海棠依旧。
答案:B。分析:本诗描写秋景;A句季节不明;B句为秋景;C句为初春之景;D句为春末夏初之景。
15、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
“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
诗句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表现作者博大胸怀。
分析:C错在这句并无“动静结合”。
1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17、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7
18、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
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诗句中
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修辞是互文。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要有此寄》李白
【原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
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br****题】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