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 录
一、 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方案 制的原 ⋯⋯⋯⋯⋯⋯⋯⋯⋯⋯⋯⋯⋯⋯⋯⋯③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根据有关部门给定的永久性坐标点及高程点建立道路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
④探明地下管线、管道、电缆情况。与业主、市政、供电、供水、供气、电信等部门联系取得该区域的各种管线情况,制定施工措施加以保护。同时必须注意场地地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好原有设施,以免在施工时出现破坏原设施的情况。
(二)、测量放线工作
开工前,积极联系业主交接测量控制点,按规范复测,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中线和施工红线,尽快进行施工放样测量。
项目部组织熟练精干的测量人员对设计提供的基线水准点、施工导线点、曲线要素点进行埋设和复测,保证其精度必须满足施工测量规范和设计要求;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主要控制点加以保护,按设计图顺序编号布设施工网点及线路桩,并用油漆加以清楚标注和设护桩以校准。待基线验收后,才能进行桩位置和中线的测量放样工作。全线的坐标点、
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复核检查并加以保护。
(三)、钢板桩施工要求
1、钢板桩采用Ⅲ型拉森钢板桩, 钢板桩的机械性能和尺寸应符合要求。 钢板桩堆存、搬运、起吊时应防止由于自重而引起的变形与损坏。
2、在打钢板桩的过程中, 应随即检查其平面位置是否正确, 桩身是否垂直,如发现倾斜(不
论是前后倾斜或左右倾斜)应立即纠正或拔起重打。钢板桩采用振动方法下沉。开始沉桩
时宜用自重下沉,待桩身足够稳定后再采用振动下沉。打桩机械采用 35 吨履带吊车,振动沉拔桩锤采用 DZ45A。
3、打桩顺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单边旋转的桩位顺序进行施工。
4、钢板桩的施工精度,垂直度偏差 1/100H 以内。
5、钢板桩拔除时,空隙应用水泥浆或中粗砂及时充填密实。
6、主要材料技术参数
惯性矩
抗弯模量 W
型号
截面积( cm2/m)
钢板桩
( cm4)
(cm3/ m)
拉森Ⅲ型
198
23200
1600
惯性矩
¢ 203×10 壁厚(mm) 截面积( cm2) 重量( kg/m)
( cm4)
钢管
10 2830
惯性矩
板厚(mm) 截面积( cm2) 重量( kg/m)
钢围檩
( cm4)
15 117 19933
7、钢板桩开挖及管槽支护做法参照下图:
8、当打入施工钢板桩支护过程中碰到地质为回填块石或坚硬的地表产生周边路面或边坡开
裂时必须采取以下施工方法。
1)、按设计要求进行定位。
2)、有地下大块石打桩时,先翻土取石,复填(回填)。
3)、开挖前做好钢板桩对顶支护加固措施。
4)、开挖时做好观察测量记录。
5)、回填注意分层夯实,确保周边土体稳定。
(四)、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1、基坑土方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防止土方开挖设备碰撞支撑结构,避免
超挖扰动基底原状土,基底 200~300mm的土层应采用人工开挖。
2、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
3、严禁将土方堆于基坑两侧, 挖出的土方应堆放在边坡线 5m以外,堆土高度应控制在
以下。
4、管道下地基处理:如遇人工填土采用 300mm厚级配砂石换填,遇淤泥质土采用 500mm抛
石挤淤。
(五)回填要求
1、回填材料要求(压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
( 1)管顶以上回填至设计地面标高,在车行道下采用石粉渣回填;
在人行道和绿化带下采用砂性土回填; 管顶 500mm范围内采用人工或蛙夯机械夯实, 不得使用机械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 。
2)管侧采用石粉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