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764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课件.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7/4/7 文件大小:1.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2015 神内三病区高学军前言?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国外指南的更新,2014 年末,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再次对“一级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参考文献截至 2014 年 12 月。?相较 2010 版指南,本版指南增加了偏头痛、遗传因素和首次脑卒中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3部分新的内容,其他各种危险因素与 2010 版指南相同。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1 mmHg = 0. 133 kPa ) ,脑卒中的相对发病危险增加 49%; 舒张压每升高 5mmHg ,脑卒中相对发病危险增加 46%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提高控制率以减少脑卒中等合并症的发生。?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但重点应放在收缩压的达标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特别是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 120-139 mmHg 或舒张压 80- 89mmHg) 建议应用非药物或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血压。?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应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 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旦患者开始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需按时随诊, 及时调整用药或剂量,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在有高心血管风险糖尿病患者参加的 ACCORD (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Diabetes) 血压试验结果显示,强化血压控制(收缩压<120 mmHg) 较标准控制(<140 mmHg) 降低脑卒中风险更加显著(HR=0. 59 ; 95 % CI 0. 39~ 0. 89 ) , 但经后续大样本人群研究发现,强化降压对控制脑卒中风险并无额外受益。?虽然控制血压对降低脑卒中风险无异议,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哪类降压药对预防脑卒中有独特疗效。因此,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应推荐以降低脑卒中风险。?血压降低的目标因患者特点及合并症不同有所差异。药物基因组学可能对抗高血压个体化选择用药预防脑卒中有所助益。高血压推荐意见?(1) 各级医院需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各地应积极建立示范社区,及时筛查新发高血压患者并给予治疗和随诊;30 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 1 次,高血压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规律药物控制治疗,及时调整用药剂量(I级推荐, A级证据)。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以促进血压控制(I级推荐, A级证据)。?(2) 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 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I级推荐, A级证据)。?(3) 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 伴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I级推荐, A级证据)。老年人(65 岁)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 mmHg ( I 级推荐, A级证据);但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低(I级推荐)。?(4) 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 120-139 mmHg 或舒张压 80-89mmHg) 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I级推荐, A级证据);如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I级推荐, A级证据)。?(5) 若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应推荐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I级推荐, A级证据)。吸烟?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强有力的危险因素,可使其风险增加近 1倍,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 2-4 倍。?研究证实被动吸烟同样也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风险几乎是主动吸烟的 2倍。去除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史的影响后,长期被动吸烟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比不暴露于吸烟环境者的相对危险增加 1. 82 倍,但也有一项研究发现被动吸烟与脑卒中无关。有研究还表明,社区禁烟令的颁布与降低脑卒中风险相关。?国内有研究指出,戒烟可使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迅速降低,可降至接近却无法达到从不吸烟者的水平。中老年人群既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也可能是戒烟的最大受益群体。吸烟推荐意见?(1) 吸烟者应戒烟,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I级推荐, A级证据)。?(2) 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Ⅰ级推荐, B级证据)。?(3) 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险性的认识。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禁烟区和特定吸烟区,以减少吸烟的危害(Ⅱ级推荐, B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