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EIU高中一年级语 文《离骚.ppt

格式:ppt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IU高中一年级语 文《离骚.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IU高中一年级语 文《离骚.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无比崇高。古人以“风骚”指称文学,就取了《诗经》“国风”的“风”字,和《离骚》的“骚”字。
风骚
离骚,普遍的解释是“屈原被放逐离开朝廷后的忧愁牢骚”。题目两字,既写事,又言情;事之曲折,情之复杂,两字高度概括,已让读者感觉到了作者颠沛流离之苦,愁肠百结之恨。
离骚
作者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后,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所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发愤以抒情”,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临个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创作背景
诗人开篇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言自己出身高贵,与楚王是同根,意在说明楚国是我的祖国,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楚王也应该信任自己。
说降生奇特,名字美好,是屈原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使然。这表明是天降大任于己,自己必然要立身严格,不辱使命。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父辈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
诗句中出现两个“恐”字,说说诗人“恐”的内容各是什么?这种“恐”反映了屈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他怎样的品德?
第一,“恐年岁之不吾与”,担心光阴似水,时不我待,不能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国家,以完成振兴楚国的大任.
第二“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美人可以说是指代楚王,这里直接说的是担心楚王衰老不堪大任;其实更想指出担忧的是楚王不思变革,不图进取,苟且偷安,昏聩误国。
这反映了屈原面对楚王昏庸、国家颓势自己却不能及时地有所作为而焦虑不已的心情,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诗中以“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以及剥皮不死的“木兰”、经冬不死的“宿莽”比喻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坚忍不拔的毅力;正直纯洁的人格,美好的内心世界
:使诗歌形象、含蓄,更具韵味,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诗人在第三段悲辞慷慨,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向楚王传达自己怎样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对比
古代明君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暴君昏君猖狂放肆“捷径以窘步”
(影射楚王不重视贤人、自以为是、昏庸自傲的行为)
“党人偷乐”造成“路幽昧以险隘”的局面——自己为国为民不惮灾祸的精神
(告诫楚王要辨明忠奸、任人唯贤);
直抒胸臆——指责楚王相信谗言、加怒忠臣、食言背信(表达忠贞报国、不惧灾难、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感)
“朕皇考曰伯庸”
朕,我。“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皇考:已故的父亲。(妣:已故的母亲)
“肇锡余以嘉名”
肇:开始。锡:通“赐”嘉:美好
句式:状语后置句以:介词,把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纷:繁多的样子。既:已经。此:指上文的家世、生辰、嘉名等。
又重之以修能
重:加上,增加。修:美好的,优秀的。
句式:状语后置句。
扈江离与辟芷兮
扈:楚方言,“披”
纫秋兰以为佩
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连结”
佩:名词,佩带在身边的装饰品。
以为:把……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