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一、慢性胃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护理记录
□协助患者完成入院事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胃镜检查宣教,并做好胃镜检查前准备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3-4天
住院第5-6天
住院第7-10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记录
□完成胃镜及病理检查
□观察有无胃镜检查并发症
□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
□如HP阳性,则抗HP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记录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医嘱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患者可以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和病历首页的填写
□通知患者及家属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若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或软食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PPI、粘膜保护剂、动力药等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酌情复查:大便常规+潜
血、血常规等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或软食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PPI、粘膜保护剂、动力药等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出院医嘱:
□今、明日出院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胃镜结果提示高级别瘤变、癌变等需要内镜下EMR、ESD以及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或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胃镜后表现,如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K74+R1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制过量钠盐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加用抗菌药物等)。
3•药物治疗:利尿剂、保肝药、PPI、白蛋白、血浆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2-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4+R18肝硬化腹水疾病编码。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
(3)腹水检查;
(4)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5)心电图。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水病原学、脱落细胞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CT或MRI,超声心动检查;
(2)24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钾比值;
(3)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七)腹腔穿刺术。
适应证:新发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
术前准备:除外合并纤溶亢进或DIC;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术后处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放腹水时,应于术中或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8-10g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