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离岸金融,看上去“很美”?.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离岸金融,看上去“很美”?.doc

上传人:住儿 2022/5/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岸金融,看上去“很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离岸金融,看上去“很美”?
王雪吟 尽管“离岸金融业务”听起来总是能透露出些许邪恶的因子,但它确实是全球最通行的一种金融业务手段,最古板的企业银行也在经营着这项事业,何况对财富有着极度敏感的私人银行。通常,私人银行家更喜欢用这种的需要。而对于财产,税率、汇率和通胀率是永远的敌人。
为了确保顾客的财产安全,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市场中,是很有效的办法。以离岸基金为例,这种产品最初的功能设计是全球市场投资,但如果参与者并没有获取收益的强烈需要,它还能成为移民或子女出国留学的工具。因为,如果贸然把资金汇到境外,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遗症。
除了跨国界的投资安排,私人银行还向客户提供“环球财富保障计划”。在海外免税国家与地区成立离岸私人公司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方案,有助于税务和遗产规划。
不少国家的税率很高,可能达到40~50%,法国向富人征收的一项特别税,税金高达65%。所以,一旦在国外银行开户,任何资产变化都会牵涉到纳税问题。所以,将资金放在离岸基金上,实现避税效果一直是私人银行家们乐此不疲的招数。
在移民版图上,美国无疑是首选地之一,整体上讲,这里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避税天堂”,如果管理得当,外国投资者几乎可以避除掉除了股息税以外的所有税负。但由于各州法律不同,如果对税法了解不全或者避税措施不力的话,美国也可以轻易成为投资者的财富墓地。比如说,佛罗里达州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对于拥有贷款、债券、基金、股票、信托等资产合计超过25万的部分收取千分之一的“无形个人资产税”,而纽约州则是以征收个税为主。
而私人银行家们则承诺,他们可以代为打理客户的所有需求,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循环:针对富人而收的税项越多,当事人就越需要税务规划,私人银行家就可以更容易地得到客户。

考验人的离岸公司

尽管外国金融机构仍被禁止在中国大陆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但私人银行却间接得益于大陆强劲的经济增长。因为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也有助于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因为在投资银行同行承销了大陆企业的IPO之后,私人银行也会因此而获得一些客户。
为了方便客户,私人银行可以提供设立离岸公司服务,私人银行客户可以节省收益、利息和遗产的相关纳税支出,增加财务私密性,使财产免受法律审核与纠纷,也可以减少投资与融资的交易成本。离岸公司也可用于经商贸易。
以中国为例,如果是一个直接在国内成立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当公司股东需要转让股份,改变股权结构必须取得原审批机构的批准,手续复杂,耗时过长,也许获得批准后,市场机会早已过去。但是如果转让手续可以在一个离岸公司完成。
这样的模式可能会转出部分财产,甚至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何行而有效,即让客户得到想要的结果,又要符合各国的法律规定,就要看私人银行家的职业素养和操守了。
现在,更多的私人银行对外表示,他们挑选客户极其严格,一旦准客户涉及到来源不明的资产,就会被拒绝提供服务。当然,私人银行并不是想像中那个外人完全无法窥探的世界,最为注重隐私保护的瑞士的《银行保密法》都已经受到国际间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还需要接受开放账户资料的要求(比如菲律宾总统马蒂斯海外账户曝光事件),所以几乎所有的离岸业务都是在法律界限以内做出的组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