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串口通讯—通信协议
所谓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 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 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也叫做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它属于 ISO'(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数据链路层。ANSI的ADCCP (先进数据通讯规程):数据链路层IBM的BSC (二进制同步通讯协议):数据 链路层。应用层的电子邮件协议SMTP只负责寄信、POP3只负责收信。
TCP/IP 协议
实现了五层协议。
(1) 物理层:对应OSI的物理层。
(2) 网络接口层:类似于OSI的数据链路层。
(3) Internet层:OSI模型在Internet网使用前提出,未考虑网间连接。
(4) 传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
(5) 应用层:对应OSI的表示层和应用层。
串行通信协议分同步协议和异步协议。
1)异步通信协议的实例——起止式异步协议
图3
T一-工符
0/1
0/1
0/1
0/1
C/1
0/1 1 0/1 | 1 |
/
/
、 1
0/1
0/1
Z\
0/1
特点与格式:
起止式异步协议的特点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传输,并且传送一个字符总是以 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要求。其格式如图3 所示。每一个字符的前面都有一位起始位(低电平,逻辑值0),字符本身有5〜 7 位数据位组成,接着字符后面是一位校验位(也可以没有校验位),最后是一 位,或意味半,或二位停止位,停止位后面是不定长度的空闲位。停止位和空闲 位都规定为高电平(逻辑值),这样就保证起始位开始处一定有一个下跳沿。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格式是靠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实现字符的界定或同步的, 故称为起始式协议。传送时,数据的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图4 表示了传送一个 字符 E 的 ASCAII 码的波形 1010001。当把它的最低有效位写到右边时,就是 E 的 ASCII 码 1000101=45H。
图4
起/止位的作用:起始位实际上是作为联络信号附加进来的,当它变为低电 平时,告诉收方传送开始。它的到来,表示下面接着是数据位来了,要准备接收。 而停止位标志一个字符的结束,它的出现,表示一个字符传送完毕。这样就为通 信双方提供了何时开始收发,何时结束的标志。传送开始前,发收双方把所采用 的起止式格式(包括字符的数据位长度,停止位位数,有无校验位以及是奇校验 还是偶校验等)和数据传输速率作统一规定。传送开始后,接收设备不断地检测 传输线,看是否有起始位到来。当收到一系列的“1”(停止位或空闲位)之后, 检测到一个下跳沿,说明起始位出现,起始位经确认后,就开始接收所规定的数 据位和奇偶校验位以及停止位。经过处理将停止位去掉,把数据位拼装成一个并 行字节,并且经校验后,无奇偶错才算正确的接收一个字符。一个字符接收完毕, 接收设备有继续测试传输线,监视“0”电平的到来和下一个字符的开始,直到 全部数据传送完毕。
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看到,异步通信是按字符传输的,每传输一个字符,就用 起始位来通知收方,以此来重新核对收发双方同步。若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两者 的时钟频率略有偏差,这也不会因偏差